河北省玉米螟防治策略的初步探讨
DOI: 10.7668/hbnxb.1963.04.006, PP. 23-32
Abstract:
一、前言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及本省玉米产区,均有分布。玉米受害一般减产10%左右,大发生时则更为严重。同时,还为害粟、高粱等,也造成一定产量损失。是我省玉米、粟、高粱等增产的重要障碍。
References
[1] | 米哈罗西等(傅胜发等1958年譯):玉米螟。 科技卫生出版社。
|
[2] | 邱室邦等:1963. 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2(2):123-133。
|
[3] | 钱永庆等:1960. 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研究初报。 华东农业科学通报(6):281-285.
|
[4] | 1962. 农作物病虫测报(第二册):78-79.
|
[5]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情报资料室:1962玉米螟文摘。 农业科学参考资料之十。
|
[6] | 松本蕃:1963. アヮノ〤ィガ, フキノ〤ィガの防キ方。 植物防疫17(5):194.
|
[7] | 吴维钧等:1963. 穗期玉米螟为害对夏玉米产量影响初报。 植物保护学报2(2):133-138.
|
[8] | 刘崇乐等:苏芸金杆菌研究的五十年。 科学出版社。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