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进行轮回选择的改良效应

DOI: 10.3321/j.issn:1000-7091.1991.03.002, PP. 7-12

Keywords: 太谷核不育小麦,轮回选择,基础群体,遗传进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由14个亲本的太谷核不育小麦不育株等量混合组成基础群体B1,对其6个性状进行混合选择和单性状集团选择|由4个亲本的太谷核不育小麦不育株等量混合组成基础群体B2,进行回交混合选择.结果表明,无论采取哪种方案,对单株籽粒蛋白质产量、穗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均具有较高的选择效率,三轮平均在5%以上.从单个性状的遗传进度看,集团选择效果最大|对群体的改良,以混合选择最优,其次是回交混合选择,二者均有利于群体方差的增大,而集团选择不利于群体方差的增大.就选择阶段而言,集团选择、混合选择和回交混合选择分别在第一、二、三轮选择效果最高.本文还对小麦轮回选择方法应用提出了新的看法.

References

[1]  秦泰辰等:两种轮回选择方案对玉米改良的效应,《中国农业科学》,22(4)1989:25-32;
[2]  赖忠明等:全姊妹轮回选择与混合选择地玉米群体改良效应的出版研究,《作物学报》,9(3)1983:7-16;
[3]  张尧庭:《多元统计分析引论》,北京,1982:139-186
[4]  邓景阳等: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整定及其在遗传学和育种学上的价值,《中国科学》,1982(1):48-52;
[5]  王振富等:小麦轮回选择的初步实现,《华北农学报》,2(1)1987:25-3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