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不同育种年代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DOI: 10.3321/j.issn:1000-7091.1997.04.013, PP. 62-67

Keywords: 玉米,育种年代,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杂种优势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对不同育种年代的11个玉米自交系和8个杂交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区分不同材料的灵敏性高于酯酶同工酶。尽管不同育种年代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在同工酶谱带上差异明显,但未表现出随育种年代变化的趋势。根据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或酯酶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很难预测玉米杂种优势的表现。

References

[1]  戴景瑞,罗美中,韩雅珊. 玉米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与杂种产量的关系. 作物学报,1989,15(3):193~201.
[2]  易琼华,师素云,姜靳若,等. 水稻三系及其杂种 F1的酯酶同工酶比较及杂种优势预测. 植物学报,1984,26(5):506~512.
[3]  李维强. 高粱的杂种优势与同工酶. 植物学报,1981,23(6):507~510.
[4]  李继耕. 植物同工酶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作物学报,1980,6(4):245~252.
[5]  乔燕祥,高平平,李莹. 不同类型大豆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1995,10(4):65~71.
[6]  张泽民,贾长柱. 玉米株型对遗传增益的影响. 遗传,1997,19(2):31~34.
[7]  张泽民,李雪英,高书颖. 玉米遗传增益的穗粒性状基础. 洛阳农专学报,1996,16(2):5~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