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两个不同穗型的冬小麦品种根系吸收活力空间分布变化的差异
DOI: 10.3321/j.issn:1000-7091.1997.04.012, PP. 57-61
Keywords: 冬小麦,穗型,根系,吸收活力,空间分布
Abstract:
大田条件下,利用示踪技术研究了两个不同穗型的冬小麦品种根系吸收活力空间分布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从返青到挑旗阶段在垂直深度20cm,水平距离0-20cm的土体内,大穗型品种78-3根系吸收活力的增加明显高于多穗型品种鲁麦14以后,78-3的根系吸收活力的降低幅度也显着大于鲁麦14,其活力的绝对值低于鲁麦14.两品种根系吸收活力的分布范围相差不大。后期根系吸收活力的相对降低,是78-3千粒重下降或籽粒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References
[1] | 马元喜. 不同土壤对小麦根系生长动态的研究. 作物学报,1987,13(1):37~44.
|
[2] | 苗果园,张云亭,尹钧,等. 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生长规律的研究. 作物学报,1989,15(2):104~115.
|
[3] | 陈培元,詹谷宇,谢伯泰. 冬小麦根系的研究. 陕西农业科学,1980,(6):1~6.
|
[4] | 卢振民,熊勤学. 冬小麦各种参数垂直分布实验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1991,2(2):127~133.
|
[5] | 王晨阳,马元喜.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小麦根系生态生理效应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1992,7(4):1~8.
|
[6] | 张和平,刘晓楠. 华北平原冬小麦根系生长规律及其与氮肥磷肥和水分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1993,8(4):76~82.
|
[7] | 马瑞昆,贾秀领,刘淑贞. 供水深度与小麦根系发育的关系.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1(3):1~9.
|
[8] | 王志芬,陈学留,余美炎. 冬小麦根系吸收活力的变化规律与器官建成关系的研究. 作物学报,1995,21(4):458~462.
|
[9] | 刘殿英,石立岩,黄炳茹等. 栽培措施对冬小麦根系及其活力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5):51~56.
|
[10] | 水落劲美. 日本土壤肥料科学杂志,1991,62(3):207~210.
|
[11] | Michael LA,Les lieF Jr.Radiotracerm ethods to determ ine root distribution.Environm ental and Expe rimental Botany,1991,31(1):1~10.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