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不同遗传背景矮败麦发育上的几个特点

DOI: 10.3321/j.issn:1000-7091.1997.04.006, PP. 28-32

Keywords: 矮败麦,太谷核不育,发育特点,轮回选择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1994~1995年通过对转育4代的120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矮败麦(Tal-Rht10)后代分离出的不育株与散粉株的比较得到如下结果:①不同遗传背景的不育株与其姊妹散粉株的株高均差异明显,且此差值的大小与散粉株的株高呈极显着正相关,不同遗传背景下散粉株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小,不育株次之,而以散粉株与其姊妹不育株株高差值的变异系数最大。②不育株的抽穗期比其姊妹散粉株平均推迟3.4d,开颖传粉期推迟更多。该差值因不同的遗传背景而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不育株与其姊妹散粉株的发育进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但使用早熟的轮回亲本对于缩小二者在发育进度上的差值作用不大,矮败株发育晚的遗传特点与Rht10的降秆作用类似,表现为不完全显性。③通过矮杆标记极大地便利了群体中去劣和株间授粉。但为了保证异交结实率有必要对矮败麦群体进行分期播种,以提高轮回选择的效果。

References

[1]  邓景扬,高忠丽.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与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鉴定总结. 作物学报,1980(2):85~98.
[2]  刘秉华,杨丽. 矮败小麦的选育及应用前景. 科学通报,1991(4):306~308.
[3]  杨赞林,甘斌杰,等.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Ⅰ 开花习性和柱头生活力. 安徽农业科学,1992,20(4):302~304.
[4]  杨赞林,甘斌杰,等.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Ⅱ株高遗传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1):31~35.
[5]  张少华,杨赞林.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Ⅲ异交结实率.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1):8~10.
[6]  孙家柱等. 用混合法进行小麦轮回选择若干问题的刍议. 北京农学院学报,1993(1):7~1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