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河北省小麦白粉菌群毒性基因研究

DOI: 10.3321/j.issn:1000-7091.1997.04.018, PP. 90-93

Keywords: 小麦,白粉菌,毒性基因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1993~1994年,自河北省收集154个小麦白粉菌株,接种在15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小麦品种及近等基因系上。结果表明,V1、V3a、V3b、V3c、V5、V6、V7、V8、V1+2+9毒性基因出现频率最高,均在96%以上;V17出现频率次之,为51.9%;V2、V4a、V2+6再次之,出现频率分别是25.3%、26.8%和9.1%;出现频率最低的是V4b,仅3.9%.在毒性基因组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V1+V3a+V3b+V3c+V5+V6+V7、V8+V1+2+9,达98.1%,其次是V2+V2+6、V2+V4a、V4a+V2+6、V4a+V4b、V2+V4b、V2+V4a+V4b,出现频率分别为3.1%、2.5%、1.8%、1.8%、1.2%、1.2%,再次是V4b+V2+6、V2+V4a+V4b、V2+V4a+V4b+V2+6,出现频率均为0.6%,这说明含有相应抗病基因的品种是高度抗病的,能将其相应的抗病基因重组在一起,对抗白粉病是有效的。

References

[1]  李永顺,等. 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贵州农业科学,1980(3):49~51.
[2]  李隆业,等. 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基因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1992,22(1):55~58.
[3]  王锡锋,等. 河北省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及其致病性测定. 植物保护学报,1992,19(4):303~30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