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1949~1998年种植制度演变分析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0.04.025, PP. 126-130
Keywords: 种植制度,种植结构,演变,河北省
Abstract:
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1949~1998年河北省种植制度变化轨迹,结果表明:①种植结构变化与作物比较效益直接相关,90年代以来全省棉花面积下降、大豆和蔬菜面积上升都是比较效益作用的结果。②全省稳定了以一年两熟为主体的熟制体系,种植模式向复合、高效发展,种植指数提高,相当于比1952年扩大播种面积151.1万hm2。③今后河北省种植业发展的方向是优质、高效,并注重高产,目标是提高生产系统的复合度和资源利用效率。
References
[1] | 孙世芳,刘湛菁.河北省农业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36.
|
[2] | 河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河北省综合农业区划[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48-97.
|
[3] | 刘巽浩.中国耕作制度改革的历史与发展方向[A].王世魁.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作制[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
[4] | 梁卫理.农业生产效益发展层次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82-118.
|
[5] |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199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
[6] | 杨金深,孙世刚.从产业层位和资源利用率谈河北农业发展的技术方向[J].河北农业科学,1999,3(4):31-33.
|
[7] | 杨金深,于慧丰.河北省粮食增长贡献因素分析与增效途径[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3):53-57.
|
[8] | 王树安.中国吨粮田建设[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83-132.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