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免疫育苗的抗性机制新探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0.04.006, PP. 24-28
Keywords: 水稻,免疫育苗,膜质过氧化,抗病物质,抗性机制
Abstract:
从生理生化角度进一步揭示水稻免疫育苗的抗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在激发接种后,利用水稻免疫育苗方法培育的秧苗的膜质过氧化程度低于普通旱育秧苗,免疫秧苗体内木质素和绿原酸等抗病物质的积累高于普通旱育秧苗,这可能是免疫秧苗抗病性增强的原因。
References
[1] | 张宪政,谭桂茹,黄元极,等.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
[2] | 波钦诺克*XH.植物生物化学分析方法[M].荆家海,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
[3] | 蒋明义,荆家海,王韶唐.渗透胁迫对水稻幼苗膜质过氧化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1991,17(1):80-84.
|
[4] | 毕咏梅,欧阳光察.稻瘟病菌诱导物对水稻苯丙烷类途径酶系和绿原酸的诱导作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26(3):18-20.
|
[5] | 林植芳,李双顺,林桂珠,等.水稻叶片的衰老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膜质过氧化作用的关系[J].植物学报,1984,26:605-615.
|
[6] | 李洪连,王守正,王金生,等.黄瓜对炭疽病诱导抗性的初步研究Ⅱ 诱发抗病机制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3,23(4):327-330.
|
[7] | 冯 洁,陈其英,石磊岩.枯萎病菌诱导棉花细胞壁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积累与枯萎病抗性间的关系[J].植物病理学报,1995,25(2):133-138.
|
[8] | 叶茂炳,徐朗莱,徐雍皋,等.苯丙氨酸解氨酶和绿原酸与小麦抗赤霉病性的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0,13(3):103-107.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