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冬小麦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1.03.012, PP. 56-61

Keywords: 冬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育变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18个冬小麦品种4个发育期的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不同发育时期冬小麦根和叶POD同工酶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返青期根POD同工酶谱变化较明显,在A区增加1条RA1酶带,在C区增加1条RC1酶带,而其他发育期无这2条酶带或只有痕迹带;拔节期叶POD同工酶谱C区酶带比其他发育期多1条LC1酶带;同时发现根RC4酶带、叶LC5酶带在4个发育期均较为稳定,表现为一级带;A区的RA2酶带也较为稳定,在不同发育期均表现为二级带;冬小麦18个品种间POD同工酶谱无明显差异。

References

[1]  孙连发.黑龙江省冬小麦育种中几个策略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7,(4):38.
[2]  李俊友,杨军.赤峰市冬小麦北移地区冬季低温强度及稳定性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1998,(6):8-9.
[3]  王立新,苏青.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在冬小麦抗白粉病鉴定中的应用[J].华北农学报,1996,11(1):30-35.
[4]  王立新,古旭,胡道芬.小麦胚和盾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品种抗感白粉病的关系[J].华北农学报,1993,8(1):65-69.
[5]  侯立白,陈贺芹,陈贵,等.辽宁省冬小麦种植可行性与实践[J].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3):42-44.
[6]  王萍,王罡,季静,等.长春种植冬小麦越冬率和产量构成因素[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30(1):44-48.
[7]  杨恒山,侯立白,冯永祥,等.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冬小麦种植可行性分析[J].农牧产品开发,2000,(4):28-30.
[8]  孟学平,等.14个品种冬小麦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研究[J].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1999,(3):15-18.
[9]  赵亚华,陈素生,陈巍.宁春四号小麦及其亲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J].宁夏农学院学报,1992,13(1):62-66.
[10]  胡能书.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75-17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