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冬小麦水旱品种间杂交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1.02.006, PP. 27-30

Keywords: 冬小麦,水旱生态型,杂交模式,配合力,遗传参数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水地和旱地两种生态型的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水旱品种间杂交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地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对杂种后代主要性状的影响,除千粒重外,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旱地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主要对株高、穗下节长、单株穗数、收获指数等与抗旱性有关的性状影响明显,且除株高和收获指数外,其余性状P1的方差均大于P2的方差。说明水地亲本对杂种后代产量性状影响大,旱地亲本主要影响抗旱性状,水旱两种生态型杂交,实现了抗旱与丰产的有机结合。株高、穗下节长、穗粒数、单株产量、单株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以加性效应为主,而显性基因对单株穗数、千粒重、单穗重的影响较大。旱地小麦产量性状遗传力均较低,而株高、穗下节长、收获指数等与抗旱性有关的性状遗传力较高。

References

[1]  张灿军,史自力,马清波,等.河南省旱地小麦农艺性状分析及育种目标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6,13(增刊):27-30.
[2]  乔蕊清,刘玲玲,卫云宗,等.黄淮麦区旱生型冬小麦品种及其选育策略[J].麦类作物,1998,18(1):8-10.
[3]  卫云宗,乔蕊清,王娟玲,等.旱地冬小麦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9,14(3):19-23.
[4]  吕德彬.杂交小麦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研究[J].河南农学院学报,1982,(2):76-99.
[5]  刘来福,毛盛贤,黄远樟.作物数量遗传[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