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有效微生物群在秸秆有机肥上的应用研究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2.03.020 , PP. 99-103
Keywords: 有效微生物群 ,玉米 ,产量 ,秸秆有机肥
Abstract:
对EM有机肥的增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EM有机肥提高了玉米子粒的产量,两年试验平均比对照高9.20%;EM有机肥与普通有机肥相比,玉米植株叶片光合作用速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氮代谢能力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EM有机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孕穗期玉米植株的耐旱耐涝能力.收获期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EM有机肥处理可明显减少田间植株的倒伏率,降低植株茎腐病和丝黑穗病的发病率.
References
[1] 刘更另.中国有机肥料[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2] 刘更另.有机肥料的生产使用是一项社会产业[J].中国农业科学,1988,21(5):1-6.
[3] 佘东山.有机肥料与土壤微生物[J].上海农业科技,1994,(2):48.
[4] 姚政.施用不同有机物后土壤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J].上海农业学报,1997,13(1):47-48.
[5] 邹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6]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7] 王伟.生态农业的希望-EM[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8] Melloni R,Duarte K M R,Carcoso E J B N.Influence of compost and/or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 on the growth of cucumber and on the incidence of Fusarium wilt[J].Summa-Phytopathologica,1995,21(1):21-24.
[9] 王振忠,张妙玲,董百舒,等.EM1在大豆生产上的效应试验初报[J].江苏农业科学,1996,(1):41-42.
[10] 孙铁珩,桥本知义,和田秀德,等.几种有机肥对农药连用土壤微生物及活性的影响[J].日本土壤肥料科学杂志,1985,56(1):31-36.
[11] 章永松.有机肥活化土壤中磷的微生物学机理[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4,20(3):243-248.
[12] 张宪政.作物生理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13] 李维炯,倪永珍.EM(有效微生物群)的研究和应用[J].生态学杂志,1995,14(5):58-62.
[14] 赵京音,姚政.微生物制剂EM控制鸡粪堆制过程恶臭的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1995,11(4):54-56.
[15] 岳寿松.喷洒有效微生物群对小麦旗叶衰老和子粒产量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7,(3).
[16] 苏正淑.EM对小麦抗旱增产效果研究初报[J].辽宁农业科学,1997,(4):45-4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