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玉米产量形成模拟模型研究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4.03.018 , PP. 73-76
Keywords: 玉米 ,光合生产 ,产量 ,模拟模型
Abstract:
根据"物质-能量转化-能量平衡"理论及作物生理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原理,以田间试验数据和搜集相关区试资料为基础,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数学物理方法等手段,首先建立了玉米群体光合生产动态模拟模型,模型考虑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向各器官的分配及干物质积累等主要生理过程,然后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玉米产量形成模拟模型.利用江苏省大面积栽培品种掖单13和苏玉9号的田间试验数据和区试资料对产量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
References
[1] 赵明,郑丕尧.夏玉米个体生长发育中叶片光合速率的动态特征[J],作物学报,1992,18(5):337-343.
[2] 胡昌浩,董树亭.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3,19(1):63-69.
[3] 孙睿,洪佳华,曹永华.夏玉米光合生产模拟模型初探[J].中国农业气象,1997,18(20):20-23.
[4] 杨京平,陈杰.计算机模拟渍水时期及持续时间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生物数学学报,2001,16(3):353-361.
[5] 刘建栋,周秀骥,于强.温度对夏玉米光合生产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2,13(4):398-405.
[6] Grant R F.Simulation of maize phenology[J].Agron J,1989,81:451-457.
[7] 李赋镐,马立望.关于玉米生长、糖分输运和干物质分配的数学模型[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5,11(2):125-134.
[8] 佟屏亚,程延年.夏播玉米产量形成动态模式的研究[J].玉米科学,1992,(创刊号):23-26,35.
[9] 于强,王天铎,刘建栋,等.玉米株型与光合作用的数学模拟研究:Ⅰ.模型与验证[J].作物学报,1998,24(1):7-15.
[10] Penning de Vries F W T, Jansen D M, Ten Berge H F M, et al.Simulation of ec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growth in several annual crops[ M ]. Wageningen: Centre for Agricultural Publishing and Documentation, 1989.111-155.
[11] 王馥棠.农业产量气象模拟与模型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88-96.
[12] 郑国清.玉米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1999.13-68.
[13] 佟屏亚,程延年.玉米生育和产量模型[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290.
[14] 山东农业科学院.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154.
[15] 李秉柏.作物的光合生产及实际产量模拟模型的初步分析[J].农业气象,1986,(2):1-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