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含糖量与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DOI: 10.7668/hbnxb.2005.S1.008, PP. 30-32
Keywords: 甜玉米,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Abstract:
对甜玉米含糖量与各农艺性状间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含糖量的作用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千粒重>穗长>行粒数>穗位高>穗行数>产量>株高>穗粗>生育期>出籽率。其中,千粒重对含糖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p=1.5007,因此要提高含糖量应着重注意千粒重的选育。
References
[1] | 李晓亮,王常芸,等.我国特用型玉米育种的进展及综合利用[J].安徽农学通报,1998,4(1):29-32.
|
[2] | 崔彦宏,周海,等.甜玉米的营养品质及影响因素[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19(4):99-104.
|
[3] | 朱良骅,等.甜玉米育种若干问题的商讨[J].河南农业科学1989,(3):8-9.
|
[4] | 莫惠栋.通径分析[J].江苏农学院学报,1983,4(1):45-51.
|
[5] | 王丽华.兴安盟特种玉米的生产现状、发展前景及相应的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2):19.
|
[6] | 石小翠,等.美国甜玉米品种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增刊):184-185.
|
[7] | 孙耀邦.特用玉米种植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55-5 7.
|
[8] | 张德全,等.甜单3号甜玉米不同留叶数与鲜果穗产量关系的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1990,(4):159-161.
|
[9] | 王建迎,白文起.特用玉米的开发前景[J].杂粮作物,2001,21(1):47-50.
|
[10] | 额尔敦,张建华.特用玉米的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6):34-35.
|
[11] | 任月梅,等.春播早熟区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和通径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1):13,22.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