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化管理浅析——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
DOI: 10.7668/hbnxb.2005.S1.046, PP. 181-185
Keywords: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化管理,太仆寺旗
Abstract: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产业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近年在内蒙古太仆寺旗(以下简称太旗)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园区的示范作用,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角度介绍了太旗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太旗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化经营中,在农产品生产和营销、政府调控、园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作者针对性的给出如何有效实现示范园区产业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References
[1] | 解丽敏.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模式浅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3,(2):20-22.
|
[2] | 李旭霖,郝晋珉.关于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管理的探讨[C].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
|
[3] | 曾希柏.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2,(10):12-14.
|
[4] | 廖湘岳,张天平,肖思文.政策支撑是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5):23.
|
[5] | 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理论与模式探索[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
[6] | 沈雅琴,陶昌盛.我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1):23-25.
|
[7] | 闫勇.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3):28-29,36.
|
[8] | 曹建国,等.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现状、问题及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专辑):68-69.
|
[9] | 王加成,等.农技人员领办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的实践与体会[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增刊):69-70.
|
[10] | 孙国琴,等.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农业产业化[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增刊):72-74.
|
[11] | 卢翠玲,等.论宁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增刊):76-78.
|
[12] | 刘晨宁,等.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5):13-14.
|
[13] | 陈娜娜,等.有效提升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对策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6-8.
|
[14] | 宋立英,吴利生.大同市绿色农产品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与构想[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41-42.
|
[15] | 杨鹏飞,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之我见[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增刊):219-220.
|
[16] | 徐冰,胡晓红.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2):10-12.
|
[17] | 杨爱珍,等.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J].华北农学报,2003,18(专辑):137-139.
|
[18] | 高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1):32-34.
|
[19] | 刘正垣.内蒙古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4):5-8.
|
[20] | 朱建国,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1):1-4.
|
[21] | 孙连智,陆战远.由订单农业引发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4):21-23.
|
[22] | 徐旭晖.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人才瓶颈[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4):12-13,27.
|
[23] | 沈雅琴.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的进程[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1):5-6,19.
|
[24] | 秦平环.浅谈乡镇农技站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54-55.
|
[25] | 王祖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历史、现状与思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2):1-3.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