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棉花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品种选择
DOI: 10.7668/hbnxb.2007.S2.060, PP. 254-256
Keywords: 棉花,黄萎病,抗性,品种选择
Abstract:
以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作对照,对14份转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抗黄萎病基因材料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研究表明:试验材料的发病程度年份之间差异较大,但趋势基本相同;棉花整个生育时期的发病程度不同,从前、中、后期呈逐渐加重之势,后期黄萎病发生最重,且材料之间差异很大,后期鉴定应作为黄萎病鉴定的主要时期,前、中期也应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供试材料中鉴定高抗黄萎病材料1份,抗病材料1份,耐病材料9份,说明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抗黄萎病基因对黄萎病具有一定抗性,且可在棉花植株内表达;抗病好的材料皮棉产量不一定最高,品种选育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兼顾,抗病性是重要依据,产量才是最终目标。
References
[1] | 马峙英,王省芬,张桂寅,等.河北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研究[J].棉花学报,1997,9(1):15-20.
|
[2] | 简桂良,邹亚飞,马存.棉花黄萎病连年流行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棉花,2003,30(3):13-14.
|
[3] | 石磊岩.中国棉花枯黄萎病菌研究[J].棉花学报,1996,8(6):292-294.
|
[4] | 沈其益.棉花病害基础研究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8.
|
[5] | 简桂良,卢美光.棉花抗黄萎病品种选育方法探讨[J].植物病理学报,2004,34(4):356-360.
|
[6] | 孙济中,陈布圣.棉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1999: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