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不同品种大豆抗旱性能比较研究
DOI: 10.7668/hbnxb.2007.06.019 , PP. 91-97
Keywords: 大豆 ,抗旱性能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
Abstract:
多年生产实践表明,在众多影响内蒙古大豆生产发展的因素中,干旱是极为重要的障碍因子,大豆品种的抗旱性也成为大豆高产的重要性状。本试验着眼于内蒙古大豆旱作生产实际,选用21个大豆品种(系),对开花结荚期不同品种大豆的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相对含水量及质膜透性等与抗旱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抗旱隶属函数法对供试大豆品种的抗旱性能进行分析,判断抗旱性强弱,为大豆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根据抗旱性能可分为4类,强抗旱品种为半野生大豆、秣食豆、吉育39号及晋豆15,抗旱类型为吉育30、吉育70、九农20、兴抗线1号、兴00-5091、吉育55、吉育35、吉育47、王中王和吉育56,中抗旱类型的品种有抗线4号、CK125、开育10号和吉育62号,弱抗旱品种有吉育38、中作962及中作引1号。
References
[1] 孔照胜.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性综合分析[D]. 太原: 山西农业大学, 2000.
[2] 杨庆凯. 目前大豆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大豆通报, 1999(6): 7-8.
[3] 孔照胜, 武云帅, 邱爱琴, 等.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生理指标综合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1, 16(3): 40-45.
[4] 张岁岐, 山仑. 土壤干旱条件下磷素营养对春小麦水分状况和光合作用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1997, 17(l): 20-27.
[5] 孙祖东, 陈怀株, 杨守臻, 等. 大豆抗旱性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 2001, 20(3): 221-225.
[6] 孙祖东, 陈怀珠, 杨守臻. 大豆抗旱性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 2001, 20(3): 221-226.
[7] Heath R L, Parker L. Photoperitation in isolated chloroplasts kinetics and stoichimetry of fat acid per oxidation[J]. Arch Bio Physics, 1986, 25: 189-198.
[8] Stewart R C, Bewley J D. Lipid per oxidation associated with accelerated aging of soybean axes[J]. Plant Physiology, 1980, 65: 245-248.
[9] 李贵全, 杜维俊, 孔照胜, 等.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生理生态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0(3): 197-200.
[10] 李秧秧, 邵明安. 小麦根系对水分和氮肥的生理生态反应植物[J]. 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6(4): 383-38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