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
DOI: 10.7668/hbnxb.2007.06.038 , PP. 183-189
Keywords: 转Cry1Ac+CpTI基因棉 ,害虫 ,天敌 ,节肢动物群落 ,多样性
Abstract:
2002年在河北省南皮县,以亲本常规棉(石远321)棉田为对照,对转CryC1Ac+CpTI基因的双价抗虫棉(SGK321)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SGK321棉田的功能团种类与常规棉田基本相同,两者节肢动物多样性差异并不显著,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75和0.967。但SGK321棉田节肢动物总数量比常规棉田降低了53.9%,其主要原因是基位物种数量显著减少;SGK321棉田与其亲本对照棉田的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数量差异较大。SGK321对靶标害虫具有很好的抗性,与对照棉田相比,棉铃虫种群数量减少了89.5%。SGK321对棉蚜、棉粉虱、绿盲蝽、小绿叶蝉等非标靶害虫的发生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种群数量比对照棉田分别降低了64.5%,15.6%,21.8%和33.7%。SGK321棉田龟纹瓢虫和中华草蛉的种群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4.0%和9.1%,但异色瓢虫、小花蝽、异须盲蝽、蚜茧蜂和蜘蛛类等其他主要天敌的数量则分别降低28.6%,6.5%,43.1%,44.7%和14.0%。由此表明:双价抗虫棉SGK321在对棉铃虫具有较好抗性的同时,对棉田主要非标靶害虫也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某些天敌种类的种群存在不利影响,但对棉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动态没有显著影响。
References
[1] 郝树广, 张孝羲, 程遐年, 等.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营养层及优势功能集团的组成与多样性动态[J]. 昆虫学报, 1998, 41(4): 343-353.
[2] 崔金杰, 夏敬源. 麦套夏播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J]. 棉花学报, 1998, 10(5): 255-262.
[3] 邓曙东, 徐静, 张青文, 等. 转Bt基因棉对非靶标害虫及害虫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03, 46(1): 1-5.
[4] 崔金杰, 夏敬源. 转Bt基因棉对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J]. 棉花学报, 1999a, 11(2): 84-91.
[5] 徐遥, 吴孔明, 李号宾, 等. 转基因抗虫棉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04, 41(5): 345-347.
[6] 高玮, 相贵权, 尚金成. 山地次生林鸟类集团及集团关系研究[C], 数学生态学进展.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 242-247.
[7] 刘春明, 朱祯, 周兆斓, 等.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DNA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和表达[J]. 生物工程学报, 1993, 9(2): 152-157.
[8] 崔金杰, 夏敬源. 转Bt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c, 33(4): 342-345.
[9] 门兴元, 戈峰, 尹新明, 等. 转Bt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J]. 生态学杂志, 2003, 22(5): 26-29.
[10] 崔金杰, 雒珺瑜, 王春义, 等. 转双价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J]. 棉花学报, 2004, 16(2): 94-101.
[11] 郦卫弟, 吴孔明, 陈学新, 等. 华北地区转Cry1A+CpTI和Cry1A基因棉棉田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群落结构[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3a, 11(5): 494-499.
[12] 孙长贵, 张青文, 徐静, 等. 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双价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03, 46(6): 705-712.
[13] 吴进才, 陆自强, 杨金生. 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栖息生态位与捕食作用分析[J]. 昆虫学报, 1993, 36(3): 323-331.
[14] Fitt G P, Mares C L, Llewellyn D J. Field evaluation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impact of transgenic cottons(Gossypium hirsutum)in Australia[J]. Biocontrol Sci Technol, 1994, 4: 535-548.
[15] 崔金杰, 夏敬源. 一熟转Bt 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研究[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b, 27(6): 28-32.
[16] 孙长贵, 徐静, 张青文, 等. 新疆棉区转Bt棉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 2002, 18(3): 106-110.
[17] 刘万学, 万方浩, 郭建英. 转Bt基因棉田节肢动物营养层及优势功能团的组成及变化[J]. 生态学报, 2002, 22(5): 729-735.
[18] 李付广, 崔金杰, 刘传亮, 等. 双价基因抗虫棉及其抗虫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33(1): 46-52.
[19] 郦卫弟, 吴孔明, 陈学新, 等. 华北北部地区转Cry1A+CpTI和Cry1A基因棉田节肢动物多样性[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3b, 11(4): 383-38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