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小麦3个抗白粉病基因聚合于推广品种后代抗性的遗传分析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7.02.039, PP. 161-163

Keywords: 小麦,白粉病,基因聚合,抗病性,遗传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为了明确不同抗小麦白粉病基因聚合于推广品种后代的抗性表现,通过复合杂交,将抗小麦白粉病基因Pm4b,Pm13,Pm21聚合并转入推广品种,其后代(F1,F2)进行人工接种和表型抗病调查。结果表明,F1中凡是含有抗白粉病基因之一的材料均表现高抗或免疫。F2中Pm4b,Pm13和Pm21抗病基因聚合的抗病株占的比例最大(71.82%),Pm13和Pm21,Pm4b和Pm21聚合的抗病株占的比例次之(66.67%,64.14%),Pm4b和Pm13抗性基因聚合的抗病株占的比例较小(63.93%)。2个抗病基因聚合体中含有Pm21基因的抗性最好。

References

[1]  胡英孝, 辛志勇.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与分子标记[J]. 生物技术通报, 2000(6): 5-8.
[2]  王俊美, 柴春月, 刘红彦, 等.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三个STS标记的实用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05(4): 38-40.
[3]  盛宝钦. 小麦抗白粉病资源的鉴定与评价[J]. 麦类作物, 1998(2): 38-41.
[4]  南京农业大学. 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5: 6.
[5]  刘红彦, 武予清, 宋玉立. 应重视小麦抗病虫基因的开发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01(1): 20-21.
[6]  高德荣, 陆成彬, 吴宏亚, 等. 抗白粉病小麦育种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29(5): 603-604.
[7]  柴春月, 刘红彦, 伊艳杰, 等.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3分子标记的初步鉴定[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5): 47-49.
[8]  刘润堂, 白建荣, 温琪汾, 等.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导人的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02, 30(1): 13一16.
[9]  浙江农业大学. 遗传学[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78: 12.
[10]  段双科, 许育彬, 吴兴双. 小麦白粉病菌致病毒性和抗病基因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22(2): 83-8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