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不同冬小麦品种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初步研究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7.01.003 , PP. 9-12
Keywords: 冬小麦 ,品种 ,光合作用 ,环境因子
Abstract:
不同作物品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不同,而对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光照和CO2浓度。研究不同冬小麦品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非常有意义。试验于2006年3-6月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8个冬小麦品种在不同光照和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对光强和CO2浓度响应的特征参数,在不同冬小麦品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冬小麦品种间差异显著,并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增加而呈二次曲线变化。
References
[1] 曹广才. 华北小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2] 胡春胜, 张喜英, 程一松, 等. 太行山前平原地下水动态及超采原因[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2, 18(2): 89-91.
[3] 山仑, 邓西平, 康绍忠.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及发展方向[J]. 水利学报, 2002, 9: 27-31.
[4] 陈秀敏, 谢俊良, 孙书娈, 等. 节水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衡4041的选育[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专辑): 84-85.
[5] 潘瑞炽. 植物生理学[M]. 第4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6] 刘莹.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旗叶解剖结构及光合速率日变化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增刊): 66-70.
[7] 牛立元, 王启亮, 王瑞芳. 黄淮平原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04(4): 3-5.
[8] 董树亭, 余松烈, 元新华. 高产冬小麦群体呼吸速率变化与光合作用关系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89, 4(4): 6-10.
[9] 陈晓远, 高志红, 罗远培, 等. 水分胁迫效应对小冬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3): 43-46.
[10] 索恩利. 植物生理的数学模型[M]. 王天铎, 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11] 陆佩玲, 罗毅, 刘建栋, 等. 华北地区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J].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11(2): 236-241.
[12] 殷毓芳, 张存良, 姚风霞, 等. 冬小麦不同品种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等性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 1995, 21(5): 561-567.
[13] 高延军, 张喜英, 陈素英, 等. 冬小麦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灌溉排水学报, 2004, 23(5): 45-49.
[14] 刘昌明, 王会肖. 节水农业内涵商榷[M] //石元春, 刘昌明, 龚元石. 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进展.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7-19.
[15] 张永平, 王志敏, 吴永成. 节水高产栽培小麦品种光合性状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3): 47-54.
[16] 陆佩玲, 于强, 刘建栋. 冬小麦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17(增): 190-197.
[17] Ericl Singsaas, Donaldr Ort, Evanh Delucia. Diurnal regulation of photosynthesis in understory saplings[J]. RESARCH New Phytol, 2000, 145: 39-49.
[18] 陆佩玲, 于强, 刘建栋. 冬小麦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17(增): 190-197.
[19] 郭程瑾, 肖凯, 李雁呜, 等. 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性能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22(3): 42-46.
[20] Hafiz Maherali, Evan H, Delucla. Interactive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and temperature on water transport in ponderosa pine[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00, 87 (2): 243-24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