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水稻苗期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DOI: 10.7668/hbnxb.2009.04.034, PP. 174-178
Keywords: 水稻,水分胁迫,苗期,生理生化特性
Abstract: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1个水稻品种,在干旱棚内通过苗期水分胁迫,研究了可溶性糖、脯氨酸、氨基酸(AA)、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等物质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下水稻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AA、GSH、AsA、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增强.相关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AA、GSH、AsA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的相对值与稻苗反复干旱存活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水、旱条件下可溶性蛋白、AA、GSH、AsA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的相对值可作为水稻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AsA、MDA和GSH3项指标的相对值与稻苗反复干旱存活率的最优回归方程,利用最优回归方程对所选用的1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抗旱性预测,效果较好.
References
[1] | 孙骏威,杨勇,黄宗安,等.聚乙二醇诱导水分胁迫引起水稻光合下降的原因探讨[J].中国水稻科学,20048(6):539-543.
|
[2] | 李长明,刘保国,任昌福,等.水稻抗旱机理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9935(5):409-411.
|
[3] |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水稻品种的抗旱性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995,28(5):65-72.
|
[4] | 景蕊莲,胡荣海,朱志华,等.小麦幼苗根系形态与反复干旱存活率的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2002,22(2):243-249.
|
[5] |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6] | 卢少云,黎用朝,郭振飞,等.钙提高水稻幼苗抗旱性的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9993(3):161-164.
|
[7] | 任红旭,陈雄,吴冬秀.CO2浓度升高对干旱胁迫下蚕豆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1,27(6):729-736.
|
[8] | 刘鸿艳,邹桂花,刘国兰,等.水分梯度下水稻CT,LWP和SF的相关及其QTL定位研究[J].科学通报,2005,50(2):130-139.
|
[9] | 韩建民.抗旱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对渗透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渗透调节的关系[J].河北农业大学报9903(1):17-21.
|
[10] | 张可飞,马庆.水分亏缺对水、陆稻秧苗生理效应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97,28(1):53-57.
|
[11] | 郭振飞,卢少云,李宝盛,等.不同耐旱性水稻幼苗对氧化胁迫的反应[J].植物学报997,39(8):748-752.
|
[12] | 胡荣海,昌小平,王嬛.反复干旱法的生理基础及其应用[J].华北农学报9961(3):51-56.
|
[13] | 李壮,许文娟,薛兵东,等.玉米苗期抗旱性评定方法探讨[J].玉米科学,20042(2):73-75,8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