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草大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DOI: 10.7668/hbnxb.2009.01.038, PP. 174-177
Keywords: 苏丹草大斑病,大斑突脐孢,生物学特性
Abstract:
对苏丹草大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该病的流行规律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了温度、pH、光照、营养条件对苏丹草大斑病菌营养生长的影响及温度、pH、湿度、营养条件对该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丹草大斑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pH范围5.0~9.0,最佳为8.0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在试验的培养基中以PDA+苏丹草种子煎汁是生长最好的。该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0℃pH范围3.0~9.0在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容易萌发,水滴中更易萌发。1%的葡萄糖液、1%乳糖液、1%蔗糖液及2%苏丹草种子煎汁都能促进孢子萌发,而1%蔗糖液是最适宜该菌孢子萌发的液体环境。生物学特性表明,该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对环境适应力较强的病原菌。
References
[1] | 1 易津,林小虎,董志魁,等.国内外苏丹草研究进展 [J].内蒙古草业,1999 (5):1一6.
|
[2] | 2 徐玉鹏,武之新,赵忠祥.苏丹草的适应性及在我国农 牧业生产中的发展前景[J].草业科学,2003, (7):23 - 25.
|
[3] | 3 吴大椿,张传清,吴小刚.苏丹草小斑病病原鉴定[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 (4):309一311.
|
[4] | 4 张善忠.苏丹草小斑病病原鉴定[J]科学养鱼,1999 (1):27.
|
[5] | 5 张鸿书,马福.新疆奇台苏丹草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 及防治[J].草业科学,1996,13 (1):41一43.
|
[6] | 6 韩金声,侯天爵,罗禄台.牧草病害[M].北京:北京农 业大学出版社,1988:337一345.
|
[7] | 7 戴芳澜.中国真菌总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431一1058.
|
[8] | 8 周洪友,赵金焕,胡俊,等.苏丹草大斑病病原菌鉴定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3,24(3):99一102.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