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枯穂病生防菌的筛选及鉴定
DOI: 10.3969/j.issn.1000-7091.2013.04.041 , PP. 223-227
Keywords: 花椒枯穂病 ,链格孢 ,生物防治 ,多粘类芽孢杆菌
Abstract:
筛选获得对花椒枯穗病菌有效的生防菌。采用抑菌圈法和对峙培养法筛选生防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分子鉴定确定生防菌分类地位。从供试的305株测试菌株中筛选到4株对花椒枯穂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生防菌,其中1株拮抗效果最好,代号为Z-X-225,抑菌带为8mm。筛选获得的这株生防菌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通过生物测定和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确定这个生防菌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
References
[1] 水生裕,马力农. 10 种杀菌剂对花椒枝枯病室内毒力 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1999,24 (3): 33-36.
[2] 刘峰,杨文香,张娜,等. 花椒枯穗病病原鉴定 [J]. 植物病理学报,2013,43(3): 310-313.
[3] 程丽娟,薛泉宏,来航线.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 西 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4] 东秀珠,蔡妙英.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349-388.
[5] 张铎. 棉花黄萎病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 抗菌物质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08.
[6] 张璐,丁延芹,杜秉海,等. 黄瓜枯萎病病原拮抗细 菌 DS-1 菌株鉴定及其生防效果研究[J]. 园艺学报,2010,37(4): 575-580.
[7] Weisburg W G,Barns S M,Pelletier D A,et al. 16S ribo-somal DNA amplification for phylogenetic study[J]. Journal of Bacteriology,1991,173(2): 697-703.
[8] 姬广海,魏兰芳,吴亚鹏. 一种新型生防细菌菌株 13-1 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 (7): 974-980.
[9] 权春善,王军华,徐洪涛. 一株拮抗真菌解淀粉芽孢 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J]. 微生 物学报,2006,46(1): 7-12.
[10] 郝华昆,韩俊华,李为民. 棉花黄 枯萎病拮抗菌株 B110 的鉴定及其抑菌作用方式[J]. 植物保护学报,2007,33(2): 77-80.
[11] 裴炎,李先碧,彭红卫. 抗真菌多肽 APS-1 的分离 纯化与特性[J]. 徽生物学报,1999,39 (4): 344-349.
[12] 赵德立,曾林子,李晖. 多粘芽孢杆菌 JW-725 抗菌 活性物质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学 报,2006,1: 47-50.
[13] Soad A A,Xie G L,Li B,et al.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Bacillus spp. In growrh fromotion and suppression of tomato pacterial wilt caused by Ralstonia solanacarima [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2004,30(6): 603-610.
[14] 石志琦,胡梁斌,于淑池,等. 细菌 P-FS08 的鉴定及其 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J]. 南京农业大学 学报,2005,28(3): 48-52.
[15] 姚乌兰,王云山,韩继刚,等. 水稻生防菌株多粘类芽 孢杆菌 WY110 抗菌蛋白的纯化及其基因克隆[J]. 遗传学报,2004,31(9): 878-887.
[16] 陈海英,林健荣,廖富蘋,等. 多粘类芽孢杆菌 CP7 对 荔枝霜疫霉菌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J]. 园艺学 报,2010,37(7): 1047-1056.
[17] 陈雪丽,王光华,金剑,等. 多粘类芽孢杆菌 BRF-1 和枯草芽孢杆菌 BRF-2 对黄瓜和番茄枯萎病的防治 效果[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 (2): 446-450.
[18] 马桂珍,王淑芳,暴增海,等. 多粘类芽孢杆菌 L1-9 菌 株对番茄早疫病的抑菌防病作用[J]. 中国蔬菜,2010(12): 55-59.
[19] 徐玲,王伟,魏洪刚,等. 多粘类芽孢杆菌 HY96-2 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作用[J]. 中国生物防治,2006,22(3): 216-220.
[20] 袁忠林,罗 兰. 花椒品种对流胶病的抗性差异及抗 性机制的研究初报[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8,15 (3): 201-204.
[21] 张宗文. 花椒锈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J]. 山东林业 科技,2006,4: 6-8.
[22] 朱天辉,陈第文. 花椒根腐病的症状和病原初探[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12(4): 451-454.
[23] 朱天辉. 花椒根腐病的成因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13(2): 166-169.
[24] 朱天辉,陈第文. 花椒根腐病的发生发展规律[J]. 四 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13(3): 288-291.
[25] 朱天辉,杨启志,曾保清,等. 花椒根腐病防治的研究 [J]. 四川林业科技,1997,18(2): 24-28.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