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豫东平原高产夏花生生理生态指标及产量结构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0-7091.2013.02.022, PP. 122-127
Keywords: 豫东平原,夏花生,生理生态指标,产量结构,高产栽培
Abstract:
为探索高产夏花生生理生态指标及相关技术参数,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结合群、个体植株分析,探讨了豫东平原生态区夏花生高产(6000kg/hm2以上)条件下生育进程及其与叶龄的关系、群体开花结实动态、植株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三要素需求规律等。结果表明,豫东生态区高产夏花生生育历时102~116d|7~8片叶始花,8~9片叶形成果针,11~12片叶初现幼果,13~14片叶形成秕果,16~17片叶形成饱果|群体开花时间持续20d左右,单株开花90~120朵,植株第1,2对侧枝上的结实花蕾及其饱果数分别占全株总数的65%和30%|出苗后50d植株干物质积累最快,结果后37d荚果干质量增长最快|各生育期叶面积系数分别是:幼苗期0.5~0.8、花针期2.9~3.1、结荚期3.9~4.2、结果期2.2~2.4|全生育期总光合势为251.5~272.5m2.d,不同生育期净光合生产率分别是:幼苗期11.3~12.1g/(m2.d)、花针期5.8~6.9g/(m2.d)、结荚期5.5~5.8g/(m2.d)、饱果成熟期3.1~3.5g/(m2.d)|在6000kg/hm2荚果产量水平下,夏花生需要氮磷钾三要素养分总量分别为:N375.6kg/hm2、P2O585.8kg/hm2和K2O174.6kg/hm2,三要素之比为1∶0.23∶0.46。不同类型夏花生品种实现高产的产量结构为:早熟品种31.5万~32.0万株/hm2,单株果数10~12个,百果质量175~195g,荚果产量6019.6~6038.5kg/hm2|中熟品种29.5万~31.0万株/hm2,单株果数11个左右,百果质量202g,荚果产量6155.0~6182.1kg/hm2。
References
[1] | 魏克循.河南土壤地理[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23-543.
|
[2] | 汤向东,张慎举.砂土的特点与合理施肥[J]. 河南农林科技,1981(12):4-6.
|
[3] | 吴继华,周帅,刘水仙,等.商丘市花生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花生学报,2003,32(B11):117-120.
|
[4] | 吴继华,李可,苏锐锋.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干物质积累动态及高产生理特性研究[J]. 花生学报,2010,39(4):27-30.
|
[5] | 劳家圣.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229-666.
|
[6] | 孙学武,孙奎香,万书波,等. 麦套花生花育22号超高产生育动态及生理特性研究[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2,7(1):12-16.
|
[7] | 万勇善,张高英,李向东,等. 高产夏直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形成规律[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2):43-47.
|
[8] | 梁晓艳,李安东,万书波,等. 超高产夏直播花生生育 动态及生理特性研究[J]. 作物杂志,2011(3):46-50.
|
[9] | 甄志高,段莹,王晓,等. 豫南旱地花生开花及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J].花生学报,2007,36(2):16-18.
|
[10] | 郑亚萍,梁晓艳,王才斌,等. 不同土壤类型旱地花生 的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34(5):496-501.
|
[11] | 王小纯,汤丰收,张新友,等.不同花生品种侧枝发育动态与产量性状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2,17(1): 100-104.
|
[12] | 杨继远,张慎举,侯乐新.豫东平原夏花生高产施肥技术模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0):166-169.
|
[13] | 郭洪海,杨丽萍,李新华,等.黄淮海区域花生生产与品质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 (14):123-128.
|
[14] | 李伟华,张慎举,孔亮,等. 惠满丰有机复混肥在花生上的增产效果[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34(专辑):8-9.
|
[15] | 王忠. 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36-339.
|
[16] | 莫惠栋.Logistic 方程及其应用[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83,4(2):53-57.
|
[17] |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中国花生栽培学[M]. 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47-162.
|
[18] | 张慎举,卓开荣. 土壤肥料[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9:125-150.
|
[19] | 冯昊,李安东,吴兰荣,等.春花生超高产生育动态 及生理特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1(11):28-31,34.
|
[20] | 王才斌,郑亚萍,成 波,等.花生超高产群体特征与光能利用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4,19(2):40-43.
|
[21] | 郭永华,郭护团,李君,等.渭北旱原花生开花规律及对结实性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02(7):8,19.
|
[22] | 李向东,万勇善,张高英,等.麦套夏花生生育特点及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的研究[J]. 中国油料,1994,16 (4):17-20.
|
[23] | 张新友,韩锁义,刘华,等.不同花生品种高产生理参数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33(1):44-47.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