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减钾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形成、品质及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DOI: 10.7668/hbnxb.2014.01.028 , PP. 151-158
Keywords: 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 ,减钾 ,产量形成 ,品质 ,钾吸收利用
Abstract: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低氮磷水平下施钾处理(常规施钾(225.0kg/hm2)、减钾28%(175.5kg/hm2)和不施钾(0kg/hm2))对水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华优8305和天优998的产量形成、品质及钾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钾相比,减钾28%提高华优8305的结实率及天优998的有效穗和结实率,进而增产;桂香占的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提高,但每穗总粒数下降,因而稳产;粤晶丝苗2号有明显的减穗减粒效应。减钾28%有利改善华优8305的稻米品质;不利改善另外3个水稻品种稻米碾磨品质。适度减钾对水稻剑叶和籽粒生理代谢酶活性无显著负面影响,减钾28%有利提高钾素利用率。低氮磷水平下减钾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品种
References
[1] 1 Ashley MK,Grant M,Grahov A. Plant responses to potas-sium deficiencies:A role for potassium transport proteins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6,57(2);425-436
[2] 2 杨贵成,杨贵春,王加龙,等不同水稻品种施钾增产 效果及施用方法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11,32 (2);42-46
[3] 10 彭海欢,翁晓燕,徐红霞,等缺钾胁迫对水稻光合特 性及光合防御机制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6,20(6);621-625
[4] 11 孙骏威,翁晓燕,李娇,等缺钾对水稻不同品种光合和能量耗散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4);577-584
[5] 12 库文珍,彭克勤,张雪芹,等低钾胁迫对水稻苗期矿质营养吸收和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1);69-75
[6] 13 王为木,杨肖娥,李华,等低钾胁迫对两个耐钾能力不同水稻品种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3,17 (1);53-57
[7] 14 张祥明,郭熙盛,李霞红,等钾肥运筹对中釉稻产量·钾素积累利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15207-15209
[8] 15 库文珍,赵运林,董萌,等低钾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001-5004
[9] 16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26,157-158
[10] 17 Perez C M, Juliano B 0, Lihoon S P, et al. Elfe 18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891-1999优质稻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11] 19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315-316
[12] 20 杨波,任万军,杨文钮等不同种植方式下钾肥用量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8,23(5);60-64,91
[13] 21 范业成,陶其骤稻田肥料效应和肥力监测阶段性研究报告[J]江西农业学报,1996,8(2);114-122
[14] 22 彭智平,黄继川,李小利,等杂交水稻‘天优998’营养特性和施肥效应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5);223-227
[15] 23 周瑞庆肥料种类及营养兀素对稻米产量与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J]作物研究,1988(1);14-17
[16] 24 李卫国,任永玲氮、磷、钾、硅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1,29(1);53-58
[17] 25 宋桂百,徐正进,陈温福,等田间低钾对不同穗型水稻钾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21(6);89-94
[18] 3 王汝慈,程式华,曹立勇水稻耐低钾胁迫研究进展 [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6);77-83
[19] 4 刘建祥,杨肖娥,吴良欢,等低钾胁迫对水稻叶片光 合功能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J]作物学报,2001, 27(6):1000-1006
[20] 5 胡i,G,王光火,张奇春,等田间低钾胁迫条件下水 稻对钾的吸收和利用效率[J]中国水稻科学,2004, 18(7);526-532
[21] 6 贾彦博,杨肖娥,王为木不同供钾水平下水稻钾素吸 收利用与产量的基因型差异[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64-67, 72
[22] 7 吴传洲,朱克保,袁焕进,等沿江江南地区水稻钾、氮 吸收特性与施钾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 40(3):1519-1520,1570
[23] 8 李玉影,金继运,刘双全,等钾对春小麦生理特性、产 量及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 (4); 449-455
[24] 9 谭金芳,洪坚平,赵会杰,等不同施钾量对旱作冬小 麦产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 学报,2008,14(3);456-46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