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湖泊科学  2014 

太湖流域(江苏省)水质污染空间特征

DOI: 10.18307/2014.0205

Keywords: 太湖流域,水质,空间特征,主成分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基于SPSS20.0统计软件,对太湖流域(江苏省)9个三级生态功能分区和湖体28项水质指标数据分别进行处理,从原始监测数据中提取出5个主成分,计算其贡献率和主成分得分值,研究主要污染因子的组合,并对相应污染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主要体现了水体中氮、磷等导致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而第二个主成分主要反映水体重金属水平,整个江苏省太湖流域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略有不同,水环境质量也大体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湖体也存在对应的空间特征,反映了流域外源输入是导致湖体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太湖流域的环境监测及污染治理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References

[1]  庞振凌,常红军,李玉英等. 层次分析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质评价. 生态学报,2008,28(4):1810-1819.
[2]  Jiang YP,Xu ZX,Yin HL. Study on improved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 eutrophication assessment of China eastern lakes.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eries B,2006,18(3):528-532.
[3]  郑建平,徐惠强,姚志刚等. 江苏省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 污染防治技术,2012,25(3):79-82.
[4]  高永年,高俊峰,陈坰烽等. 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 地理研究,2012,31(11):1941-1951.
[5]  吉祝美,方里,张俊等. 主成分分析法在SPSS 软件中的操作及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2,25(12):68-73.
[6]  徐前荣. 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及区域协调研究[学位论文].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7]  王强,卢少勇,黄国忠等. 14条环太湖河流水质与茭草、水花生氮磷含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6):1189-1194.
[8]  卢少勇,焦伟,王强等. 环太湖河流水质时空分布特征.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1):1220-1225.
[9]  曾庆飞,谷孝鸿,周露洪等. 东太湖水质污染特征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8):1355-1360.
[10]  陈润,王跃奎,高怡等. 2004~2008年太湖水质变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水电能源科学,2010,28(11):35-37.
[11]  郭劲松,王红,龙腾锐. 水资源水质评价方法分析与进展. 重庆环境科学,1999,21(6):1-9.
[12]  刘聚涛,高俊峰,姜加虎. 不同模糊评价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32(1):20-25.
[13]  姚建玉,钟正燕,陈金发. 灰色聚类关联评估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2):172-174.
[14]  杨金艳,蔡思宇. 从太湖主要出水河道水质的变化看太湖水质. 江苏水利,2012,(11):33-35.
[15]  高永霞,蔡琳琳,赵林林等. 丰水期环太湖河流与湖区水质比较研究. 环境科学,2011,32(10):2840-2848.
[16]  汪丽娜,李艳,陈晓宏. 太湖流域水质变化解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5(1):96-99.
[17]  金相灿,屠清瑛.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2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18]  李一平,逄勇,吕俊等. 太湖富营养化的驱动因子分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6):644-647.
[19]  许禄,邵学广. 化学计量学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30-133.
[20]  郝黎仁,樊元,郝哲欧等. SPSS 实用统计分析.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1]  胡开明,逄勇,王华. 太湖湖体总氮平衡及水质可控目标. 水科学进展,2012,23(4):555-562.
[22]  韦雪骐. 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学位论文].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23]  程波,张泽,陈凌等.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与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S1):118-124.
[24]  更多...
[25]  吕振霖.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2):123-128.
[26]  李钦钦,胡维平,邓建才. 基于因子分析的太湖湖湾污染物分布特征.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7):1-5.
[27]  张红举,甘升伟,袁洪州等. 环太湖河流入湖水质控制浓度分析. 水资源保护,2012,28(6):8-1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