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湖泊科学  2015 

太湖蓝藻水华发生风险区划

DOI: 10.18307/2015.0619

Keywords: 太湖,蓝藻水华,风险评价,风险区划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湖泊水华是全世界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都有重大影响.以太湖为研究区域,基于近年的蓝藻水华及水环境监测数据,结合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和模糊风险评价方法,对太湖不同监测点蓝藻水华的发生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借助GIS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全太湖蓝藻水华发生风险进行区划,绘制太湖蓝藻水华发生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太湖被分为重度风险区、中度风险区、轻度风险区、微风险区,各风险区基本呈带状分布.从各风险区面积来看,重度风险区、中度风险区、轻度风险区的面积约各占太湖总面积的1/5,而微风险区约占太湖总面积的2/5;从各风险区位置来看,重度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区域,且从整个湖区来看,蓝藻水华的发生风险等级自西北到东南依次递减.本研究揭示太湖水华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对支撑水环境监测和水华灾害防治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References

[1]  朱广伟.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原因分析.湖泊科学,2008,20(1):21-26.DOI 10.18307/2008.0103.
[2]  商兆堂,任 健,秦铭荣等.气候变化与太湖蓝藻暴发的关系.生态学杂志,2010,29(1):55-61.
[3]  秦伯强,王小冬,汤祥明等.太湖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引起的饮用水危机——原因与对策.地球科学进展,2007,22(9):896-906.
[4]  秦伯强,胡维平,陈伟民等.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黄漪平.太湖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6]  孔繁翔,胡维平,谷孝鸿等.太湖梅梁湾2007年蓝藻水华形成及取水口污水团成因分析与应急措施建议.湖泊科学,2007,19(4):357-358.DOI 10.18307/2007.0401.
[7]  张宁红,黎 刚,郁建桥等.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主要特征初析.中国环境监测,2009,25(1):71-74.
[8]  马荣华,孔繁翔,段洪涛等.基于卫星遥感的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规律认识.湖泊科学,2008,20(6):687-694.DOI 10.18307/2008.0605.
[9]  夏 健,钱培东,朱 玮.2007年太湖蓝藻水华提前暴发的气象成因探讨.气象科学,2009,29(4):531-535.
[10]  刘聚涛,杨永生,高俊峰.太湖蓝藻水华分级及其时空变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2):156-160.
[11]  孔繁翔,高 光.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思考.生态学报,2005,25(3):589-595.
[12]  孔繁翔,马荣华,高俊峰等.太湖蓝藻水华的预防、预测和预警的理论与实践.湖泊科学,2009,21(3):314-328.DOI 10.18307/2009.0302.
[13]  孔繁翔,曹焕生,谭 啸.水华蓝藻复苏的研究进展与水华预测.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2(1):1-4.
[14]  黄崇福,张俊香,陈志芬等.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图的一个潜在发展方向.自然灾害学报,2004,13(2):9-15.
[15]  魏建波,赵文吉,关鸿亮等.基于GIS的区域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灾害学,2015,30(1):198-204.
[16]  殷坤龙,朱良峰.滑坡灾害空间区划及GIS应用研究.地学前缘,2001,8(2):279-284.
[17]  周成虎,万 庆,黄诗峰.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地理学报,2000,55(1):15-24.
[18]  张俊香,李平日,黄光庆等.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沿海特大台风暴潮灾害风险分析.热带地理,2007,27(1):11-14.
[19]  刘聚涛,高俊峰,姜加虎等.基于突变理论的太湖蓝藻水华危险性分区评价.湖泊科学,2010,22(4):488-494.DOI 10.18307/2010.0403.
[20]  陈求稳.模式自组在水生生态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太湖富营养化事例分析.水利学报,2001,(6):8-13.
[21]  更多...
[22]  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神经网络理论与Matlab7实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4.
[23]  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0-134.
[24]  张俊香.新一代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原理与方法研究——以地震灾害为例[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21-29.
[25]  黄翔飞,陈伟民,蔡启铭.湖泊生态调查与分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26]  马健荣,邓建明,秦伯强等.湖泊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3,33(10):3020-3030.
[27]  马荣华,孔维娟,段洪涛等.基于MODIS影像估测太湖蓝藻暴发期藻蓝素含量.中国环境科学,2009,29(3):254-260.
[28]  张成成,陈求稳,徐 强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太湖梅梁湾叶绿素a浓度预测模型.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0):2856-286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