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鄱阳湖区乐安河流域营养盐负荷影响因素分析
DOI: 10.18307/2015.0212
Keywords: 鄱阳湖流域 ,乐安河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富营养化
Abstract:
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2000年后其水系和湖体水质总体都呈下降趋势.以鄱阳湖流域内的典型流域——乐安河流域为例,初步分析了流域内面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污染成分及其对污染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氮比磷对水质影响更明显,氮的3种物质形态中硝态氮(NO3--N)含量最高,对水质影响也最大.根据总氮和NO3--N浓度差异可将流域内的水质分为4个区域,从上游到下游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升高,最上游为Ⅱ类水质,而最下游的总氮浓度接近Ⅳ类水标准.3年监测期内降雨量和强度的变化导致氮、磷浓度的巨大差异,林地对面源污染物有较好的消减作用,而农田的氮、磷流失是营养物产生的主要来源,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事活动对土壤氮、磷的干扰是导致氮、磷浓度年内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削减流域内营养盐的产生、减少入湖河流携带污染物总量是改善鄱阳湖水质的重要途径.
References
[1] 李世杰,窦鸿身,舒金华等.我国湖泊水环境问题与水生态系统修复的探讨.中国水利,2006,13(6):14-17.
[2] 马倩,刘俊杰,高明远.江苏省入太湖污染量分析(1998 陶春,高明,徐畅等.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子及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土壤,2010,42(3):336-343.
[3] 王娟.藻类水华的发生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212-2214.
[4] 赵林林,朱广伟,顾钊等.太湖水体氮、磷赋存量的逐月变化规律研究.水文,2013,33(5):28-33,45.
[5] 谢琳萍,蒲新明,孙霞等.荣成湾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海洋通报,2013,32(1):19-27.
[6] 黄海宁,林彩,暨卫东等.九龙江河口区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海洋通报,2012,31(3):290-296.
[7] 王建兵,程磊.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35-39.
[8] 胡春华,楼倩,丁文军等.鄱阳湖氮、磷营养盐的滞留效应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9):1-4.
[9] 张天锡,倪跃晓.九峰水库富营养化评价及入库营养盐总量控制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12,(7):52.
[10] 闵骞.鄱阳湖水环境现状与思考.鄱湖人家网,2008.9.http://www.cnplph.com/sf_901ADCB56A864DE0947AE6F51 6758C8D_187_cnplph.html.
[11] 黄学平,刘峰,万卫红.水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及其在乐安河的研究应用.西部资源,2011,(6):76-77.
[12] 曾艳,万金保.乐安河流域管理的研究.大江周刊:论坛,2010,(2):11-12.
[13] 高海鹰,庄霞,张奇.鄱阳湖乐安河流域非点源氮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5):597-602.
[14] 李正兆,高海鹰,张奇等.抚仙湖流域典型农田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及其影响因素.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1):286-290.
[15] Withers PJA, Sharpley AN. Preface:Characterization and apportionment of nutrient and sediment sources in catchments.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8, 350:127-13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