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湖泊科学  2004 

云南纳帕海岩溶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及驱动机制

DOI: 10.18307/2004.0105

Keywords: 纳帕海,人为干扰,岩溶湿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原状土就地取样野外定位研究方法,对云南西北高原的纳帕海岩溶湿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的2年定位研究表明,纳帕海湿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表现为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沼泽类型改变,沼泽旱化、沙化,中旱生植物侵入,沼泽发生逆向生态演替,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养分衰减退化,土壤酶活性降低,水质变劣.分析了引起纳帕海湿地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表明人为活动干扰是引起其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References

[1]  殷勇,方念乔,胡超涌等.云南中甸纳帕海古环境演化的有机碳同位素记录.湖泊科学,2001,14(4):289-295
[2]  Raison R J, Connell M J & Khanna P K. Methodology for studying fluxes of soil mineral-N in situ. Soil Bio Biochem,1987, 19(5): 521-530
[3]  田昆,陈宝昆,贝荣塔等.In-situ方法在研究退化土壤氮库时空变化中的应用.生态学报,2003,23(9):1937-1943
[4]  刘光崧.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31-37
[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62-93,132-135
[6]  孙广友.横断山滇西北地区沼泽成因、分布及主要类型的初步探讨.见:黄锡畴主编.中国沼泽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275-283
[7]  赵魁义.滇西北横断山区沼泽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地带性特征.见:黄锡畴主编.中国沼泽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284-292
[8]  尹五元.碧塔海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3):16-19
[9]  王紫江.云南珍稀鸟类和常见鸟类的鉴别.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1:1-198
[10]  杨岚.云南鹤类的分布及栖处地现状分析.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15-18
[11]  李勇.试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土壤通报,1989,20(4):190-192
[12]  杨桂华,齐扎拉.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研究.思想战线,2000,26(5):82-85
[13]  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206-239
[14]  李恒.横断山区的湖泊植被.云南植物研究,1987,9(3):257-270
[15]  韩联宪.云南鹤类越冬地及保护措施探讨.见:陈宜瑜主编.中国湿地研究.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56-261
[16]  奚志农.云南首次发现大天鹅.云南林业,1992(3):23
[17]  文贤继,杨岚,杨晓君.云南高原湿地水禽的分布现状.见:陈宜瑜主编.中国湿地研究.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48-255
[18]  刘德隅.云南自然保护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269-275
[19]  周礼恺.土壤酶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44-16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