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太湖湖鲚渔获量变化与生物环境间相互关系
DOI: 10.18307/2005.0410
Keywords: 太湖 ,湖鲚 ,渔获量 ,生物环境
Abstract:
通过研究太湖湖鲚的年龄结构、食物组成,结合太湖鱼类渔获量统计和环境检测资料,分析了1973-2002年间太湖湖鲚渔获量变化的规律、原因及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94年后湖鲚渔获量正以平均年增1430t的速度上升;种群中0+个体占99.04±2.21%(2003年)、99.08±0.80%(2004年);而0+湖鲚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其中枝角类占食物总个数的89.77.80±13.69%.分析发现:湖鲚渔获量与TIN、TN、COD间的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与翘嘴红鲌、银鱼产量间的负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种群低龄化趋势加剧与捕捞强度不断升高相一致;浮游动物现存量有随湖鲚渔获量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References
[1] 沈玉昌.汉水河谷的地貌及其发育史.地理学报,1956,22(4):295-323.
[2] 周春生,梁秩燊,黄鹤年.兴修水利枢纽后汉江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生态.水生生物学集刊,1980,7(2):175-188.
[3] 刘丙军,邵东国,许明祥等.南水北调中线与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关系研究.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3,1(6):6-9.
[4] 波鲁茨基,伍献文,白国栋等.丹江口水库库区水生生物调查和渔业利用的意见.水生生物学集刊,1959,(1):33-56.
[5] 况琪军,谭渝云,万登榜等.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调查及水华成因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1):63-70.
[6] 向贤芬,陈受忠,曹文宣.汉江中下游春季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2):187-192.
[7] 邓中粦,余志堂,许蕴开等.汉江主要经济鱼类的年龄和生长.见:中国鱼类学会编.鱼类学论文集(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97-112.
[8] 曹文宣,张国华,马骏等.洪湖鱼类资源小型化现象的初步探讨.见:陈宜瑜等编.洪湖水体生物生产力综台开发及湖泊生态环城优化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148-161.
[9] 周春生,向阳,孙建贻等.三峡工程对长江中游湖泊鱼类资源影响的预测及其对策研究.见: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城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1-69.
[10] 张九红,敖良桂.汉江中下游水质现状及污染趋势分析.水资源保护,2004,(3):46-48.
[11] 湖北水利电力局,汉江中下游鱼类资源,湖北省长江水产资源调查报告,1975.
[12] 余志堂,邓中粦,许蕴开等.丹江口水利枢纽兴建后的汉江鱼类资源,见:中国鱼类学会编.鱼类学论文集(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77-96.
[13] 刘建康,曹文宣.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及其保护对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2,1(1):17-22.
[14] 张觉民,何志辉.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15] 李修峰,黄道明,谢文星等.汉江中游银鮈的繁殖生物学水利渔业,2005,25(2):23-24,60.
[16] Liang Zhishen, Yi Bolu, Yu Zhitang & Wang Ning. Spawning areas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long Spiky-head carp ( Luciobrama macrocephahus) in the Yangtze River and Pearl River, China. Hydrobiologia ,2003,490:169 -179.
[17] 梁秩燊,易伯鲁,余志堂等.长江干流和汉江的鳡鱼繁殖习性及其胚胎发育.水生生物学集刊,1984,8(4):389-402.
[18] 湖北水利电力局.汉江中下游鱼类资源,湖北省长江水产资源调查报告,1975:40-5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