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鄱阳湖退田还湖区避洪农业模式的探讨
DOI: 10.18307/2007.0608
Keywords: 退田还湖区 ,避洪农业模式 ,收益—风险分析 ,多目标优化 ,鄱阳湖
Abstract:
以洪灾风险为主要风险确定了鄱阳湖退田还湖区内各种避洪农业模式的风险度量指标,并依此对各种可能模式的效益与风险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退田还湖区综合避洪农业模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加权法求出非劣解,并通过收益—风险的综合分析,为退田还湖区避洪农业发展的风险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References
[1] 闵骞.近50年鄱阳湖形态和水情的变化及其与围垦的关系.水科学进展,2000,11(1):76-81.
[2] Shankman David,Liang Qiaoli.Landscape changes and increasing flood frequency in China\'s Lake Poyang region.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03,55(4):434-445.
[3] 彭佩钦,赵青春,蔡长安.洞庭湖区的湖垸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生态环境,2004,13(1):139-141.
[4] 冯双华,谢小立,肖国樱.洞庭湖区堤垸耕地资源可持续性及其保护对策.水土保持通报,2004,24(6):82-85.
[5] 刘慧.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土地利用思考.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6):616-619.
[6] 余玉平,熊多根,万美莲等.南昌县湖区避洪农业生产中几种高效模式的应用.江西农业科技,2002,(3):7-8.
[7] 罗先诚,郑林,钟业喜.鄱阳湖湿地资源及保护利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4):369-373.
[8] 陈珽.决策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57-165.
[9] 胡细英,朱宏富.三峡工程与鄱阳湖区重要城市防洪.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4):365 -370.
[10] 吴敦银,李荣昉,王永文.鄱阳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的防洪减灾形势分析.水文,2004,24(6):26-31.
[11] 蔡海生,朱德海,赵小敏.1998年前后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6):88-93
[12] 李阳生,李绍清,李达模.避洪农业与生态农业减灾.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4):226-228.
[13] 彭佩钦,蔡长安,赵青春.洞庭湖区的湖垸农业洪涝灾害与退田还湖.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2):23-25.
[14] 毛端谦,刘春燕.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热带地理,2002,22(1):24-27.
[15] 王克林.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与避洪耐涝高效农业建设.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2):191-19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