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15-20世纪大陆泽与宁晋泊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DOI: 10.18307/2007.0505
Keywords: 15至20世纪,大陆泽,宁晋泊,湖泊演变
Abstract:
15至20世纪,海河流域南系历史上著名的湖泊——大陆泽和宁晋泊经历了从宽广到干涸的巨大变迁。对于二泊演变的原因,此前学者从未做过专门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以明清时期丰富的历史文献为依据,对影响湖泊演变的各大自然和人文因子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如下基本结论:海河南系水系格局不断变迁导致湖泊水源补给发生迅速改变,是促使湖泊相应发生显著扩张与萎缩,并最终导致湖泊消亡的直接主要动因。此外,来自河流的泥沙淤积,气候的干湿变化,人类拦水筑坝、占垦涸泊等活动加速了湖泊的演变与消涸。
References
[1] | 王会昌.河北平原的古代湖泊[A]..地理集刊(第18号)[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79-83.
|
[2] | 石超艺.明清时期漳河平原段河道变迁及其与"引漳济卫"的关系[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21(3):27-35.
|
[3] | 王若柏 韩慕康 等.河北平原水系密度与隐伏活动构造的关系[J].地理学报,:.
|
[4] | 王建革.河北平原水利与社会分析(1368-1949)[J].中国农史,2000,19(2):55-65.
|
[5] | 河北省旱涝预报课题组编.海河流域历代自然灾害史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5.113-128.
|
[6] | 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水利局.海河流域水文特征资料(子牙河水系、南运河水系(1907-1970))[Z].石家庄: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水利局刊印,1972.134-261.
|
[7] | 清·唐执玉 李卫 陈仪 等(修纂).畿辅通志(卷四十五)·河渠[M].,雍正十三年(1735年)刻本..
|
[8] | 张慎学 智铤.元氏县志(卷一)·山川[M].,崇祯十五年(1642年)刻本..
|
[9] | 王自尊 李林奎 武儒衡.元氏县志·地理:铅印本[M].,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
[10] | 更多...
|
[11] | 万廷蘭 戈涛.献县志(卷一)·舆地[M].,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刻本..
|
[12] | 苏毓琦 伊承熙 张震科.宁晋县志(卷一)·封域:石印本[M].,民国十八年(1929年)..
|
[13] | 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17.
|
[14] | 石超艺.明代以来大陆泽与宁晋泊的演变过程[J].地理科学,2007,27(3):414-419.
|
[15] | 胡润峰."南水北调"的水价如何[J].经济,2003,(1):48-51.
|
[16] | 石超艺.明以降滹沱河平原段河道变迁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0(3):62-72.
|
[17] | 葛剑雄 曹树基著 葛剑雄主编 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明时期)[A].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清时期)[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
[18] |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16-17.
|
[19] | 海河志编撰委员会.海河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64-66.
|
[20] | 明·蔡懋昭.赵州志(卷一)·地里[M].,隆庆元年(1567年)刻本..
|
[21] | 清·孙传栻.赵州属邑志(卷一)·山川[M].,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刻本..
|
[22] | 王人雄.元氏县志(卷首)·舆图[M].,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刻本..
|
[23] | 清·谢昺麟 陈智(纂) (民国)王亿年 刘书旃(续修纂).任县志(卷一)·河流:铅印本[M].,宣统二年(1910)修,民国四年(1915)续修..
|
[24] | 苏毓琦 伊承熙 张震科.宁晋县志(卷三)·赋役:石印本[M].,民国十八年(1929年)..
|
[25] | 苏毓琦 伊承熙 张震科.宁晋县志(卷一)·川泽:石印本[M].,民国十八年(1929年)..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