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湖泊科学  2009 

西藏纳木错水深分布及现代湖沼学特征初步分析

DOI: 10.18307/2009.0117

Keywords: 水深测量,湖面上升,湖沼学特征,温跃层,纳木错,青藏高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2005-2007年对西藏最大的湖泊—纳木错进行了三次综合考察,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研究材料.本文简要报道纳木错水深测量及其现代湖沼学特征的初步结果等深线图显示纳木错是一个高海拔的深水湖,湖盆中部是一个水深超过90m底部较为平坦的盆地.考察中发现湖泊西北部出现了两个小岛,而1970s考察时仍为半岛,因而水深数据提供了近30年来纳木错湖面上升的有力证据.现场水质测量在16个站点进行,覆盖了除东部湖区以外的大部分湖面范围,结果显示表层水的温度、pH、溶解氧、电导率和环境光的平均值分别为1163℃、9.13、793mg/L、1839μS/cm、2582μmol/(s·m2).根据湖水特征的垂直变化,较深水域的湖水显示了明显的分层特征:上层湖水从表层到约18-20m,水质参数均一,温度较高,光照充足,中间层范围约为20-60m,是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底层水性质也很稳定,水温很低几乎没有光线到达,形成了寒冷黑暗的深水区.

References

[1]  王苏民 张振克.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J].科学通报.
[2]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28.
[3]  Kawashima M, Nishiyama T. Salt concentration and chemical types of lake, river, snow, and hot spring water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Jpn J Limnol, 1989, 50: 93-104.
[4]  沈永平 徐道明.两藏安多的湖泊变化与环境[J].冰川冻土,1994,16(2):173-180.
[5]  李世杰 Loff.,H.青藏高原现代湖泊变化与考察初步报告[J].湖泊科学,:.
[6]  Murakami T, Terai H, Yoshiyama Yet al. The second investigation of Lake Puma Yum Co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China. Limnology, 2007, 8: 331-335.
[7]  鞠建廷 朱立平 汪勇等.藏南普莫雍错流域水体离子的组成与空间分布及其环境意义初步研究[J].湖泊科学,2008,20(5):591-599.
[8]  王荣 羊向东 朱立平.西藏纳木错过去200年来的环境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6,26(5):791-798.
[9]  朱立平 王君波 林晓 等.西藏纳木错深水湖芯反映的8,4ka以来气候环境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7,27(4):588-597.
[10]  李明慧 康世昌 朱立平等.西藏纳木错沉积物单水方解石出现前后的环境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8,28(4):601-609.
[11]  邵兆刚 朱大岗 孟宪刚等.青藏高原近25年来主要湖泊变迁的特征[J].地质通报,2007,26(12):1633-1645.
[12]  罗松 高俊荣.抚仙湖各个月份的温度剖面[J].声学与电子工程.
[13]  关致和 赵先龙 于政 何荣林 崔海英.应用声速仪对测深仪改正精度的测试[J].海洋测绘,2003,(3):41-43.
[14]  王苏民 窦鸿声.中国湖泊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5]  王君波 朱立平.青藏高原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5):1-12.
[16]  关志华 陈传友 等.西藏河流与湖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7]  李世杰 郑本兴.西昆仑山区湖泊初探[J].海洋与湖沼,:.
[18]  李万春 李世杰 等.高原咸水湖水面蒸发估算—以兹格塘错为例[J].湖泊科学,:.
[19]  陈毅峰 蔡斌 等.藏北色林错流域的水文特征[J].湖泊科学,:.
[20]  安芷生 王平 沈吉 张毅祥 张培震 王苏民 李小强 孙千里 宋友桂 艾莉 张叶春 姜绍仁 刘兴起 汪勇.青海湖湖底构造及沉积物分布的地球物理勘探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6,36(4):332-341.
[21]  Mitamura O, Seike Y, Kondo K et al. First investigation of ultraoligotrophic alpine Lake Puma Yumco in the pre-Himalaya, China. Limnology, 2003, 4: 167-175.
[22]  朱大岗 孟宪刚 赵希涛 等.西藏纳木错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23]  李明慧 朱立平 康世昌等.西藏纳木错沉积物中单水方解石的发现及成因分析[J].矿物岩石,2008,28(1):1-7.
[24]  更多...
[25]  吴艳红 朱立平 叶庆华等.纳木错流域近三十年来湖泊-冰川变化对气候的响应[J].地理学报,2007,62(3):300-311.
[26]  Zhu DG,Zhao XT, Meng XG et al. Quaternary lake deposits of Nam Co, Tibet,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connection of Nam Co with Ring Co-Jiuru Co.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2, 76(3): 283-291.
[27]  Hammer UT. Saline lake ecosystems of the world. Monographiae biologiae vol 59. Dr W Junk pulishers, Dordrecht, Netherlands, 1986: 61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