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湖泊科学  2010 

中国湖泊现状及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保护策略

DOI: 10.18307/2010.0601

Keywords: 湖泊现状,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策略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我国湖泊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湖泊的形成演化不仅受流域自然环境因素及变化的影响,而且还深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呈现出不同的区域演变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近几十年来,我国湖泊数量、面积和分布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并面临着湖泊萎缩与调蓄能力减少、水质下降与富营养化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与生态退化、河湖水力和生态联系阻隔以及湖岸线和环湖地带过度开发等问题,引发一系列生态与环境后果,严重影响流域居民日常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大量湖泊野外考察和调查,查清了我国面积大于1km2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分布状况,结合历史湖泊调查和相关研究资料,系统分析了近几十年我国湖泊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区域特征,提出了我国湖泊保护的策略.

References

[1]  王苏民,窦鸿身.中国湖泊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  窦鸿身,姜加虎.中国五大淡水湖.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3]  金相灿,屠清瑛等.中国湖泊富营养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4]  孙顺才,黄漪平.太湖.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5]  姜加虎,王苏民.长江流域水资源、灾害及水环境状况初步分析.第四纪研究,2004,24(5):512-517.
[6]  马倩,刘俊杰,高明远.江苏省入太湖污染量分析(1998-2007年).湖泊科学,2010,22(1):29-34.
[7]  朱广伟.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原因分析.湖泊科学,2008,20(1):21-26.
[8]  秦伯强.太湖水环境面临的问题、研究动态和初步成果.湖泊科学,1998,10(4):1-9.
[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梅梁湾2007年蓝藻水华形成及取水口污水团成因分析与应急措施建议.湖泊科学,2007,19(4):357-358.
[10]  更多...
[11]  陈银瑞,杨君兴,李再云.云南鱼类多样性和面临的危机.生物多样性,1998,6(4):272-277.
[12]  陈银瑞.云南鱼类资源及其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1991,(1):25-33.
[13]  李林,朱西德,王振宇等.近42a来青海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因子及其趋势预测.中国沙漠,2005,25(5):689-696.
[14]  姜辰蓉,钱荣.中国最美湖泊青海湖连续5年水位上涨水面扩大(http://news.sohu.com/20091211/n268869573.shtml).
[15]  李晖,肖鹏峰,冯学智等.近30年三江源地区湖泊变化图谱与面积变化研究.湖泊科学,2010,22(6):862-873.
[16]  姜加虎,黄群.我国西部地区湖泊水资源利用与湖水咸化状况分析.干旱区地理,2004,27(3):300-304.
[17]  李立人,王雪冬.乌伦古湖水质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干旱环境监测,2003,17(2):102-106.
[18]  肖开提·阿不都热衣木,汤世珍.新疆艾比湖水矿化度变化过程及原因分析.水资源保护,2010,26(4):35-38.
[19]  中国科学院水资源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水资源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0]  王洪道等.中国湖泊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1]  王洪道,顾丁锡,刘雪芬等.中国湖泊水资源.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2]  姜加虎,黄群,孙占东.长江流域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状况分析.生态环境,2006,15(2):424-429.
[23]  虞孝感,姜加虎.关于99\'太湖流域洪水灾情、成因及流域整治的若干认识和建议.湖泊科学,2000,12(1):1-9.
[24]  窦鸿身,史复祥,闵骞.从鄱阳湖区的洪涝灾害看围垦对洪水位的影响.见:许厚泽,赵其国编.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5]  虞孝感,姜加虎,窦鸿身等.\'98长江流域洪水的警示与治水方略.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6):438-442.
[26]  许朋柱,秦伯强.2001-2002水文年环太湖河道水量及污染物通量.湖泊科学,2005,17(3):213-218.
[27]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流域公报.太湖流域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2010年7月)(http://www.tba.gov.cn:90/art/2010/8/24/art72332053.html).
[28]  姜加虎,黄群,孙占东.长江中下游湖泊保护和管理的若干建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1):40-43.
[29]  窦鸿身,姜加虎.洞庭湖.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
[30]  余国营,刘永定,丘昌强等.滇池水生植被演替及其与水环境变化关系.湖泊科学,2000,12(1):73-80.
[31]  地方志编写委员会.呼伦湖志.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
[32]  刘瑞霞,刘玉洁.近20年青海湖湖水面积变化遥感.湖泊科学,2008,20(1):135-138.
[33]  姜加虎,黄群.青藏高原湖泊分布及与全国湖泊比较.水资源保护,2004,20(6):24-27.
[34]  黄群,姜加虎.岱海水位下降原因分析.湖泊科学,1999,11(4):304-310.
[35]  赵慧颖,李成才,赵恒和等.呼伦湖湿地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冰川冻土,2007,29(5):795-801.
[36]  周云凯,姜加虎,黄群等.内蒙古岱海水质咸化过程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2):51-55.
[37]  杨桂山,李立锋,翁立达.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武汉:长江出版社,2007.
[38]  王苏民,林而达,佘之祥.环境演变对中国西部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