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湖泊科学  2011 

中国蒙新高原湖区水环境主要问题及控制对策

DOI: 10.18307/2011.0602

Keywords: 蒙新高原湖区,湖泊,水环境问题,控制对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对于平衡中国各区域间的发展位差以及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西部大开发中要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环境保护政策为切入点和立足点,坚持经济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蒙新湖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及控制对策,并以典型湖泊乌梁素海、呼伦湖、博斯腾湖、柴窝堡湖及艾比湖等为例,综合分析了近几十年来水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证实了水生态环境的退化趋势,旨在宏观上把握蒙新湖区湖泊现状特征,为制定蒙新湖区湖泊资源的合理开发及水环境保护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属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的蒙新湖区,目前存在湖泊萎缩、湖泊咸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种群结构变化等众多问题,而中国关于蒙新高原湖区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研究基础和资料,但与东部湖区相比明显滞后,缺乏系统认识.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蒙新湖区湖泊水环境质量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水利工程调配对区域水动力条件、污染物输移过程的影响及评估水利调度对重要环境因子的影响作用;选定该湖区特征水环境理化因子,如矿化度,研究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作用,以及探索发展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征气候条件影响下的水生态恢复技术应是今后该湖区主要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References

[1]  金相灿.中国湖泊环境(第一册).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5:17-26.
[2]  曾海鳌, 吴敬禄.蒙新高原湖泊水质状况及变化特征.湖泊科学, 2010, 22(6):882-887.
[3]  杨桂山, 马荣华, 张路等.中国湖泊现状及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保护策略.湖泊科学, 2010, 22(6):799-810.
[4]  金相灿.中国湖泊环境(第二册).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5:326-494.
[5]  马丽娟, 赵景峰, 张宏俊等.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积雪融水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干旱区地理, 2010, 33(2):210-216.
[6]  秦伯强.近百年来亚洲中部内陆湖泊演变及其原因分析.湖泊科学, 1999, 11(1):11-18.
[7]  李亚威, 韩天成.内蒙古湖泊水资源及主要环境问题.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0, 12(2):17-21.
[8]  李钟, 马巍, 史晓新等.呼伦湖水位、盐度变化(1961-2002年).湖泊科学, 2006, 18(1):13-20.
[9]  娄广艳.新疆博斯腾湖调水量优化研究[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2005.
[10]  胡安焱.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内陆湖泊影响的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21(5):1-5.
[11]  王树基.近四十年来人类活动对我国干旱区湖泊的影响.干旱区地理, 1989, 12(1):2-5.
[12]  温跨达.近40年新疆沙漠化与人类活动.灾害学, 1991, 6(2):54-58.
[13]  更多...
[14]  张功强, 王开云, 任檩.乌梁素海的环境现状及其污染原因初探.内蒙古水利, 2008, (1):5-6.
[15]  张晓晶, 李畅游, 张生等.呼伦湖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1):157-162.
[16]  尚士友, 杜健民, 厚福祥等.乌梁素海生态恢复机理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17(6):50-53.
[17]  代进锋.博斯腾湖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18]  吕春玲, 祁士华, 龚香宜.新疆柴窝堡湖水质污染控制与恢复方案的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29(8):15-17.
[19]  高翔, 黄宗亮.艾比湖湖面萎缩与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关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6, 25(1):83-86.
[20]  孟伟, 杨荣金, 舒俭民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湖泊浮游动物的影响.环境科学研究, 2007, 20(4):87-91.
[21]  王丽珍, 刘永定, 陈旭东等.滇池马村湾、海东湾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水利渔业, 2003, 23(2):47-50.
[22]  井瑾, 郭玉华, 乌吉模等.乌梁素海环境质量现状及特征分析.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2003.
[23]  闰晓燕.博斯腾湖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初步评价.干旱区研究, 1992, 9(1):47-52.
[24]  赖英.博斯腾湖浮游植物季节变化的研究.水生态学杂志, 2009, 2(5):103-105.
[25]  王树义.论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对策.中国软科学, 2001, (2):28-32.
[26]  严力蛟, 陈国林.试论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通报, 2002, 22(1):63-67.
[27]  Duncan A.A review:Limnologicat management and biomani polation in the Lond on reservoirs.Hydrobiologia, 1990, 200/201:541-548.
[28]  刘永, 郭怀成, 黄凯等.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生态学报, 2007, 27(12):5352-5360.
[29]  翁白莎, 严登华.变化环境下中国干旱综合应对措施探讨.资源科学, 2010, 32(2):309-316.
[30]  王苏民, 窦鸿身.中国湖泊志.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31]  丁永建, 刘时银, 叶柏生等.近50a 中国寒区与旱区湖泊变化的气候因素分析.冰川冻土, 2006, 28(5):623-632.
[32]  谭芫, 王亚俊, 宁建忠.新疆博斯腾湖水生态环境变化分析.干旱区研究, 2004, 21(1):7-10.
[33]  刘文军, 张鹏, 李丽华等.新疆艾比湖湖面面积变化分析.干旱区研究, 2010, 27(1):64-67.
[34]  李建雯.乌梁素海水环境状况及保护措施.内蒙古水利, 2009, 5:79-80.
[35]  陈忠, 马海洲, 曹广超等.尕海湖DG03孔碳酸盐含量及其环境意义.盐湖研究, 2007, 15(2):6-7.
[36]  肖开提, 阿不都热衣木, 汤世珍.新疆艾比湖水矿化度变化过程及原因分析.水资源保护, 2010, 26(4):35-38.
[37]  陈志军.艾比湖水盐变化原因及影响研究.盐湖研究, 2007, 15(2):1-5.
[38]  李新贤, 党新成, 李红等.新疆主要湖泊、水库的水质综合特征评价模式及营养状态分析.干旱区地理, 2005, 28(5):588-591.
[39]  杨春, 马超, 古丽娜孜·穆合塔尔等.新疆地表水水质现状分析.干旱环境监测, 2009, 23(4):214-219.
[40]  史小红, 李畅游, 贾克力.乌梁素海污染现状及驱动因子分析.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30(4):37-38.
[41]  韩向红, 杨持.呼伦湖自净功能及其在区域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析.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6):684-688.
[42]  吴新敏, 孙建国.柴窝堡湖富营养化水平评价.干旱环境监测, 2004, 18(1):26-28.
[43]  王雪冬, 刘彦林, 邢健.柴窝堡湖水质污染与控制.干旱环境监测, 2003, 17(4):225-226.
[44]  贾国东, 彭平安, 傅家谟.珠江口近百年来富营养化加剧的沉积记录.第四纪研究, 2002, 22(2):158-165.
[45]  张旭萍.环湖盆地气候及其变化特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青海气象, 2003, (1):30-33.
[46]  杨青, 何清, 李红军等.艾比湖流域沙尘气候变化趋势及其突变研究.中国沙漠, 2003, 23(5):503-505.
[47]  虞左明.青山水库底栖动物群落初步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1, 23(5):229-231.
[48]  赵怡冰, 许武德, 郭宇欣.生物的指示作用与水环境.水资源保护, 2002, (2):11-13.
[49]  蒋小欣, 严以新.苏州市养殖类湖泊现状生态系统的调查分析.水资源保护, 2008, 24(2):57-59.
[50]  李畅游, 武国正, 李卫平等.乌梁素海浮游植物调查与营养状况评价.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6(增刊):283-287.
[51]  罗崇富.博斯腾湖富营养化状态水平调查.干旱环境检测, 1991, 5(2):98-102.
[52]  兰策介, 沈元, 王备新等.蒙新高原湖泊高等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湖泊科学, 2010, 22(6):888-893.
[53]  禹雪中, 杨志峰, 廖文根.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调度初步研究.水利水电技术, 2005, 36(11):20-22.
[54]  李艳霞.博斯腾湖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2007.
[55]  Alam M.Water resources in the Middle-East and the North-Africa regions.Water International, 1989, 14:122-127.
[56]  刘永, 郭怀成.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57]  陈宜瑜, 王毅, 李利锋.中国流域综合管理战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58]  张仁慧.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探讨.水土保持通报, 2003, 23(5):79-81.
[59]  张振克, 杨达源.中国西北干旱区湖泊水资源-环境问题与对策.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1, 15(2):7-10.
[60]  康绍忠, 蔡焕杰, 冯绍元.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农业工程学报, 2004, 20(1):1-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