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湖泊科学  2012 

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湖泊保护与利用——以湖北斧头湖为例

DOI: 10.18307/2012.0109

Keywords: 生态适宜性,湖泊,GIS,保护与利用,斧头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为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及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根据湖泊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在生态适宜性分析基础上的湖泊生态功能分区,可为科学合理地开发湖泊资源、协调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以湖北省斧头湖为对象,在对斧头湖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生物及人为干扰因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确定水质评价等级,采用专家论证法确定生物及人为干扰因子评价等级,建立起湖泊生态养殖适宜性评价等级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因子叠加法,对斧头湖生态养殖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各区域生态养殖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同时考虑到湖泊生态环境和综合资源保护要求、斧头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可将斧头湖划分为极适宜区、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轻度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各适宜区面积分别占斧头湖总面积的12.04%、24.81%、49.65%、9.58%和3.92%.从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及渔业的可持续利用角度看,极适宜区、高度适宜区适合开展生态养殖;中度适宜区和轻度适宜区要以生态恢复为主,可进行一定规模的放养养殖;较不适宜区应进行生态修复,不适宜进行各种开发活动.

References

[1]  谢平,崔奕波. 长江中下游湖泊生物多样性与渔业发展. 水生生物学报,1996,20(增刊):1-5.
[2]  邓宏兵.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82-91,125-129.
[3]  欧阳志云,王如松,符贵南.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生态学报,1996,16(2):113-120.
[4]  李川. 生态适宜度评价在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8):180-183.
[5]  刘康,李团胜. 生态规划——理论、方法、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0-49,55-62.
[6]  白琳,王秀. 抚顺市生态适宜性分区研究.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29(8):70-74.
[7]  关小克,张凤荣,郭力娜等. 北京市耕地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布局研究. 资源科学,2010,32(3):580-587.
[8]  闫志平,李昕,张俊杰. 郑州森林生态城林地适宜性评价.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3):246-249.
[9]  梁红玲,李忠武,叶芳毅等. 长沙市旅游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22(6):31-34.
[10]  李中强,王双玲,杨梅等.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湖泊保护与利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6):714-718.
[11]  龚珞军,张仕萍,熊邦喜等. 不同类型湖泊夏季浮游生物多元聚类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2010,34:43-50.
[12]  金相灿,王圣瑞,姜霞. 湖泊水沉积物界面三相结构模式的初步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增刊):1-10.
[13]  金相灿.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二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7-10.
[14]  蔡述明,杜耘. 江汉湖群湖泊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保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4(4):476-481.
[15]  焦胜,曾光明,曹麻茹. 城市生态规划概论.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4-183.
[16]  陈昌勇,尹海伟,徐建刚. 吴江东部地区城镇发展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33(3):114-120.
[17]  李灿,罗海波,刘方等. 磷矿废弃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初探. 广东土地科学,2010,9(1):24-26.
[18]  张振国,贾铁飞. 基于DEM 和RS 的旅游开发生态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6):63-67.
[19]  胡军华,张春兰,胡慧建. 长江中游湖泊鱼类物种多样性结构及动态. 水生态学杂志,2008,28(5):47-51.
[20]  彭映辉,简永兴,王建波等. 湖北省五大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2004,28(5):464-470.
[21]  更多...
[22]  金伯欣,邓兆仁,李新民. 江汉湖群综合研究.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3]  李勇,苏文贵,肖笃宁. 地理信息系统在典型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土壤,1996,(1):14-29.
[24]  申世广,王浩,荚德平等. 基于GIS 的常州市绿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3(4):72-76.
[25]  王海鹰,张新长,康停军. 基于GIS 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与应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1):14-17.
[26]  孔博,张树清,张柏等. 遥感和GIS 技术的水禽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遥感学报,2008,12(6):1001-1009.
[27]  陈凤,张安明,邹小红.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建设用地需求优先度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2010,32(8):158-162.
[28]  杨丽,李春宇,余绍文等. 湿地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15(4):1-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