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湖泊科学  1992 

人类活动对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影响

DOI: 10.18307/1992.0305

Keywords: 青海湖,人类活动,湖水位变化,生态环境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隅。近三十年来由于自然要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湖周生态环境急剧退化,湖水位下降达3.35m,湖面收缩约300多km2。根据调查研究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料。青海湖多年平均亏水量4.36×108m3,而人为活动耗水量占亏水量的8.7%。仅占湖面蒸发量的1%。所以,人为耗水与湖水位波动无明显相关,湖水位下降虽然是综合效应,但主导因素是气候变化,并导致湖周生态环境的恶化。

References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等,背海湖综合考察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祁连山中段地貌图(1:1000000)及其说明书.北京测绘出版社.1985.
[3]  用立华等.青海省植被图(1:1000000),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  施雅风等.青海湖及附近自然地理(着重地貌)初步考察.地理学报,1958,24(1),33-50.
[5]  陈克造等.青海湖的形成与发展.地理学报,1964,30(3):214-233.
[6]  黄鎮.青海期沉积物的沉积速本及古气候演变的初步研究.科学通报,1988,33(22),1740-1774.
[7]  张彭裹等.青海湖冰后期以来古气候彼动棋式的研究.第四纪研究,1389,(1),66-77.
[8]  杜乃秋、孔昭宸、山发寿.青海湖QH85-14C钻孔孢粉分析及其古气候古环境的初步探讨.植物学报,1989,31(10): 803-814.
[9]  杨惠秋、江德昕.青海湖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地理学报,1965,31(4);321-335
[10]  徐近之.青藏自然地理资料(地文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11]  周立华等.青海省1:3000000植被图及其说明书.高原生物学集刊,1987,(7):219-228.
[12]  方永.青海湖期盆地貌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演变.地理集刊,(5),1963:100-120.
[13]  张彭熹、张保珍、杨文博.青海湖冰后期水体环境的濟化,沉积学报,1988,6(2):1-14.
[14]  中国科学院罗布泊综合考察队.罗布泊科学考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5]  杜乃秋、孔昭宸,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的孢粉组合及其在地理和植物学的意义,植物学报,1983,25(3):275-28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