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泊科学 2003
太湖流域地表水资源分质评价及水质型缺水形势分析DOI: 10.18307/2003.sup32 Abstract: 太湖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主要体现为"水质型缺水"问题,如何对"水质型缺水"进行定量描述,在太湖流域是一个难题.本文提出了"分质水资源量"的概念,以流域水资源四级分区为单元,以分区水质监测资料结合水资源量进行分析,分别统计分区分质水资源量.分析表明:太湖流域142×108m3的地表水资源量中,Ⅲ类以上的适合于饮用水源和一般工业用水的优质水为35.8×108m3,占25.2%;适合于电力冷却用水、农业灌溉的Ⅳ-Ⅴ类水为46.4×108m3,占32.6%;不可利用的劣Ⅴ类水有59.9×108m3,占42.2%.流域内优于Ⅴ类(含Ⅴ类)的地表水资源量为82.2×108m3,占地表水总资源量的57.8%.而浅层地下水己基本被污染.需要指出,Ⅰ-Ⅲ类优质水虽仍有35.8×108m3,但目前流域内对Ⅰ-Ⅲ类水的需求量己达60.6×108m3,如将此两数对比,则优质水缺额为24.8×108m3,但实际上,优质水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流域中下游,而可供优质水水源则主要集中在流域上游地区山区水库和中游太湖湖心区、东部湖区和太浦河,供需两者的空间分布有较大出入,因此优质水资源缺额将更大,由此可见太湖流域水质型缺水形势十分严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