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越冬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活性的原位研究
DOI: 10.18307/2007.0205
Keywords: 浮游植物 ,越冬 ,原位 ,光合作用活性 ,Phyto-PAM ,Fv/Fm
Abstract:
水体中浮游植物在越冬期间数量少,关于湖泊中越冬浮游植物如蓝藻、绿藻、硅藻等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活性情况少见报道.本实验通过Phyto-PAM(PulseAmplitudeModulation)对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可变荧光和最大荧光之比)和快速光曲线的测定,结合显微镜镜检结果,并在室内进行了硫酸铜处理以及鲁哥氏液处理实验,对太湖、巢湖和玄武湖处于越冬期间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原位光合作用活性的研究.显微镜镜检结果表明太湖和玄武湖水体中以绿藻和硅藻为主,而蓝藻很少,巢湖水体中有大量蓝藻、绿藻和硅藻,Phyto-PAM在对玄武湖和太湖水样原位测定时未检测出蓝藻,而绿藻和硅藻有光合作用活性,其Fv/Fm在0.5左右;对巢湖的水体检测到的蓝藻、绿藻、硅藻都具有光合作用活性,其中绿藻和硅藻的Fv/Fm在05左右.蓝藻的n/Fm在0.3左右:用硫酸铜处理实验在巢湖水样中发现水体仅有硅藻活性(Fv/Fm下降至0.2左右),而用鲁哥氏液处理后无任何藻类光合作用活性,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处于越冬期间,以较多数量出观在水体中的蓝藻、绿藻和硅藻仍然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活性.
References
[1] 颜昌宙 金相灿 赵景柱 叶春 王中琼.湖滨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2):360-364.
[2] 金相灿 等.中国湖泊环境(第二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29-72.
[3] 杨桂山 王德建.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水环境·水灾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6.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 陈洪达.武汉东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J].海洋与湖沼,1980,11(3):275-284.
[6] 李伟 程玉.洪湖主要沉水植物群落的定量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
[7] Wetzel R G.Limnology (Third Edition).San Diego:Academy Press,2001.
[8] Wang H Z,Wang H J,Liang X M et al.Empirical modelling of submersed macrophytes in Yangtze lakes.Ecological Modelling,2005,188(2-4):483-491.
[9] H kanson L,Boulion V V.Empiraical and dynamic models to predict the cover,biomass and production of macrophytes in lakes.Ecological Modelling,2002,151:213-243.
[10] 尹澄清.内陆水—陆地交错带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与开发前景[J].生态学报,:.
[11] 詹存卫 于丹 等.梁子湖水—陆交错区水生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
[12] 杨龙元 梁海棠 等.太湖北部滨岸区水生植被自然修复观测研究[J].湖泊科学,:.
[13] 崔心红 陈家宽.长江中下游湖泊水生植被调查方法[J].武汉植物学研究,:.
[14] 陈中义 周进.梁子湖六种沉水植物种群数量和生物量周年动态[J].水生生物学报,:.
[15] 秦伯强 高光 胡维平 吴庆龙 胡春华 刘正文 谷孝鸿 朱广伟 陈非洲.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湖泊科学,2005,17(1):.
[16] 张圣照 千金良.东太湖水生植被及其沼泽化趋势[J].植物资源与环境,:.
[17] 梁彦龄 刘伙泉.草型湖泊资源、环境与渔业生态学管理(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