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湖泊科学  2009 

东太湖网围养蟹效应及养殖模式优化

DOI: 10.18307/2009.0411

Keywords: 东太湖,网围养蟹,效应,优化模式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2007年3月至12月对东太湖三个不同养殖密度和规模网围养蟹区养殖状况与环境的比较研究,分析不同养殖方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对湖泊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太湖人工投饵单养河蟹的养殖方式,会造成水体氮磷营养盐累积,对水体造成污染.选取的A、B、C三个养殖区每产出1kg河蟹造成湖区氮累积量分别为0.24kg、0.33kg和0.30kg;磷累积量为0.043kg、0.059kg和0.051kg.比较各养殖区环境状况、经济效益以及河蟹生长规格,认为东太湖实施河蟹优化养殖的适宜密度和单个网围面积为6000只/hm2和2.33hm2左右,但是目前东太湖养殖方式仍需要改进.针对东太湖养殖面积过大和布局不合理现状,认为东太湖网围养蟹面积应控制在3165.2hm2以下为宜.

References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渔业功能区域设置及发展日标规划,2004.
[2]  江苏省海洋渔业管理局,东太湖网围养殖整治压缩面积的客观分析,2007.
[3]  吴庆龙 东太湖养殖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J].-湖泊科学2001(04)
[4]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  郑盛华.王宪.邱海源 不同养殖水体溶解氧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 [J].-海洋环境科学2007(01)
[6]  马锦.张珉 从溶解氧含量变化分析博斯腾湖水质现状 [J].-干旱环境监测2007(02)
[7]  陈炳良,叶鸿发.中华绒螫蟹的食性分析,水产科技情报,1989(01).
[8]  徐加涛.徐国成.凌山风 河蟹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J].-齐鲁渔业2007(09)
[9]  陈其羽,梁彦龄,吴天惠,武汉东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研究,水生生物学集刊,1980(01).
[10]  许巧倩.王洪铸.张势平 河蟹过度放养对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J].-水生生物学报2003(01)
[11]  吴庆龙.陈开宁.胡耀辉 东太湖河蟹网围养殖的环境效应 [J].-农业环境保护2001(06)
[12]  白秀玲.谷孝鸿.杨龙元 东太湖水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J].-湖泊科学2006(01)
[13]  谷孝鸿,胡维平,人类活动对浅水湖泊的影响--以东太湖为例,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7).
[14]  吴伟.吴婷婷.何杰 东太湖网围生态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02)
[15]  施炜纲,王博,周听,蟹、鱼网围混养对草型湖泊氮磷平衡的影响,湖泊科学,1999(04).
[16]  ,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统计资料,2007.
[17]  金相灿,屠清瑛,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18]  陆骞书.施炜纲.刘凯 东太湖网围"轮种轮养"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6(02)
[19]  陈少莲,刘肖芳,保安湖优质草食性鱼类的营养学和能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0]  李尚德,水产养殖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21]  谷孝鸿.王晓荣.胡维平 东太湖渔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对策 [J].-上海环境科学2003(10)
[22]  谷孝鸿.白秀玲.江南 太湖渔业发展及区域设置与功能定位 [J].-生态学报2006(07)
[23]  更多...
[24]  杨清心,李文朝.东太湖网围养殖后生态环境的演变,中国环境科学,1996(02).
[25]  杨先乐,中华绒螯蟹疾病的防治,科学养鱼,1999(11).
[26]  徐成旭,河蟹的回捕率为什么低,北京水产,2000(05).
[27]  金刚,李钟杰,刘伙泉,保安湖沉水植被恢复及其渔业效益,湖泊科学,1999(03).
[28]  许均华.陈新蕾 恢复东湖水生生态系统途径初探 [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0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