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5
2000—2014年上海市普陀区职业病状况分析, PP. 948-952 Abstract: :[目的]分析上海市普陀区2000—2014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发生特点,为职业病防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以2000—2014年普陀区确诊的职业病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0—2014年,该区共收到新发职业病报告199例,历年职业病发病数呈波动性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该区职业病类别以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化学中毒和职业性眼病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6.68%、28.64%和18.09%。其中居前3位的职业病病种为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和苯中毒,占发病总例数的60.30%。40~49岁年龄组和1~9年工龄组的职业病病例数最多。不同种类职业病的平均发病年龄、平均发病工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7,P<0.0001;F=6.71,P<0.0001)。该区职业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共占62.31%。其中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病例数最多,占37.19%。199例职业病病例共发生在92家企业中,发病最多的是1家医药制造企业,共发生23例职业病。桃浦镇、长征镇和长风社区的职业病病例数占总例数的87.94%。[结论]该区职业病以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化学中毒和职业性眼病为主,防治的重点行业是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应关注低工龄人群的职业病高发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