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转变党的执政方式――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一条主线
Keywords: 党的执政方式,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Abstract: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经历了一个由排斥法治、轻视法治到依法执政的深刻转变。党与法、政治与法治、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互关系的不断梳理与磨合,始终是贯穿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一条主线。党的执政方式的调适与改革直接推动了法治建设的恢复与发展,依法治国的目标与任务又在不断塑造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多次强调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提出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党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统一起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转变党的执政方式、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高度契合,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和政治优势将成为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
References
[1] | 江华司法文集[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89.
|
[2] | 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C]//中共中央文件选编.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
[3] |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4] | 李林.论党与法的高度统一[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3).
|
[5] |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6]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7] |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
[8] | 张恒山.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与执政体制创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
|
[9] |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
[10] | 王立峰.法治中国[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
[11] |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
[12] | 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
[13] |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 “一大”前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
[14] | 《彭真传》编写组,编.彭真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
[15]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
[16] | 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
[17] | 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
[18] | 王定国.谢觉哉论民主与法制[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
[19] | 《人民日报社论》.关键在于大搞群众运动[C]//人民日报社论选辑(5) .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58.
|
[20] | 郭道晖.从人治走向法治[J].百年潮,1999,(7).
|
[21] |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
[22] |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23]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
[24] | 彭真.论新时期的政法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
[25] | 彭真.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几个问题[J].红旗,1979,(11).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