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对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宏观反思――背景、问题及展望

Keywords: 法律方法,法律方法论,法学研究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与法律运行实践均对法律方法论有着越来越强烈的需要。法学、解释学、逻辑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在中国得以译介与传播,为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法律方法论研究在我国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诸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系列难题。只有克服这些理论与实践难题,我国法律方法论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References

[1]  孔祥俊.法律方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2]  解亘.案例研究反思[J].政法论坛,2008,(4).
[3]  范愉.从司法实践的视角看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法制建设[A].朱景文.中国法理学论坛[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范愉.新法律现实主义的勃兴与当代中国法学的反思[J].中国法学,2006,(2).
[5]  鞠实儿.逻辑学的问题与未来[J].中国社会科学,2006,(6).
[6]  杨春福等.法学资源的分配与流动[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6).
[7]  葛洪义.导言[J].法治论坛,2008,(2).
[8]  刘星.西方法学理论的“中国表达”[J].政法论坛,2005,(1).
[9]  吕忠梅.法律的实践理性与法官培训模式[A].李克.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与研究(总第6辑)[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10]  吴从周.论民法第一条之“法理”[J].东吴法律学报,2004,(2).
[11]  苏永钦.法律作为一种学问[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019930100d5lv.html,2009-04-01.
[12]  舒国滢.思如浮萍[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13]  强世功.超越法学的视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  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