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认真对待阶级――转型时期中国法学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

Keywords: 阶级,阶层,经济利益,法律秩序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存在误解,教条式的应用该理论进行社会分析,从而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的基本面貌。将马克思与韦伯的阶级理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然两者在阶级利益的问题上观点大相径庭,但对经济利益的强调成为阶级理论的共同关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所导致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导致了现代法律秩序的生成和创新。阶级是也应当是转型时期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

References

[1]  杨新宇等.略论苏联法对我国法学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  张文显,于宁.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J].中国法学,2001,(1).
[3]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  [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M].尹树广,鉴传今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  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6]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  [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M].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2]  [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3]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  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M].郁建兴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16]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7]  [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18]  李路路.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模式变迁[J].江海学刊,2002,(5).
[19]  杨力.社会学视野下的法律秩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0]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1]  [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2]  [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董世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