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论无罪判决及其消解程序――基于无罪判决率低的实证分析
, PP. 66-80
Keywords: 无罪判决率,无罪判决消解,正当化改造
Abstract:
自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无罪判决率在经历一个三年的攀升阶段后,便一直下滑,而且无罪判决的作出也越来越难。这一现象持续至今。但在无罪判决率低下的背后,却隐藏着大量可能作出无罪判决的案件,这些案件被以各种方式消解掉。无罪判决消解,在当下有着深刻的“现实需求”,政法系统与当事人之间、公检法之间的关系深深影响着法官的选择。较低的无罪判决率在我国当前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存在,我们需要正视无罪判决率低和无罪判决消解程序的存在。为了防止当事人合法权益在无罪判决消解程序中受到侵害,有必要实现无罪判决消解程序的正当化。
References
[1] | 李轩甫,蔡卓群.海口秀英:无罪判决七年为零[N].检察日报,2006-08-28(2).
|
[2] | 仇新华.无罪判决实证研究――以Y市检察院为视角[D].湘潭:湘潭大学法学院,2010.
|
[3]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公诉案件判处无罪的情况与分析(上)[J].人民检察,2006,(8).
|
[4] | 朱桐辉.案外因素与案内裁量:疑罪难从无之谜[J].当代法学,2011,(5).
|
[5] | 刘计划.逮捕审查制度的中国模式及其改革[J].法学研究,2012,(2).
|
[6] | 云南省去年公诉错案率近于“零”[EB/OL].http://www.km.gov.cn/structure/sylm/kmxwxx_125477_1.htm,2010-04-19.
|
[7] | 昆明西山检察院“四集中”工作机制提高公诉效率[EB/OL].http://news.jcrb.com/jxsw/201304/t20130410_1085306.html,2013-04-10.
|
[8] | 蒙康.刑事自诉案件调查研究报告――以陕西省XX县为例[D].沈阳:辽宁大学,2011.
|
[9] | 高通.论疑罪处理原则――以疑罪从无的异化为视角[A].中山大学法学院: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9卷)(第1辑)[C].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
[10] | 徐晓霞.“变更起诉”与科学考评[EB/OL].http://www.jcrb.com/n1/jcrb1398/ca631297.htm,2007-08-26.
|
[11] | 沈德咏.我们应当如何防范冤假错案[EB/OL].http://www.court.gov.cn/xwzx/yw/201305/t20130511_184162.htm,2013-05-06.
|
[12] |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EB/OL].http://www.chinapeace.org.cn/2013-01/07/content_6289315.htm,2013-01-17.
|
[13] | 翟学伟.关系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
[14] | 代志鹏.司法判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基层法官角色的理想图景与现实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
[15] |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M].丁相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16] | 冷罗生.日本现代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
[17] | 王贞会.检察机关撤回公诉制度[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4).
|
[18] | 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19] | 张建伟.论公诉之撤回及其效力[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4).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