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
Keywords: 耕地,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Abstract:
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分析了川中丘陵地区近50年来耕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根据土地利用政策变化,将该区近50年来的耕地变化划分为两个时段(1950ˉ1980年和1981ˉ2001年).分别从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中选取9个影响耕地变化指标因子的22年和10年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驱动力判定,并建立相应的驱动力多元回归模型.用黑箱方法计算两个时段人类活动对耕地面积变化贡献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川中丘陵地区耕地变化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方面,近50年来该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与耕地面
References
[1] | 史培军.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2):151ˉ159.
|
[2] | 盐亭县县志编撰委员会.盐亭县县志[Z].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63ˉ66,160ˉ170.
|
[3] | 李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9ˉ48.
|
[4] | 黄贵芳.党成立80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J].发展论坛,2001(11):39ˉ40.
|
[5] | 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ˉ558.
|
[6] | 李秀彬.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6):329ˉ333.
|
[7] | 张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驱动因子的统计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81ˉ384.
|
[8] | 张惠远,赵昕弈,蔡运龙.地理研究,1999,18(2):136ˉ142.
|
[9] | 许月卿,李秀彬.河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J].资源科学,2001,23(5):28ˉ32.
|
[10] | 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67ˉ175.
|
[11] | 田瑾,项静恬,李宝慧.经济、环境等非线性系统的预测和调控[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69ˉ173.
|
[12] | 高惠璇.实用统计方法与SAS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7ˉ110,256ˉ276.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