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基于GIS的重庆市伏旱风险性分析

, PP. 388-392

Keywords: 伏旱,重庆,GIS,风险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根据灾害系统理论,以重庆地区的伏旱灾害为研究对象,从伏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承灾体的易损性两方面选取了降水、气温、地形、水文、植被、耕地、人口密度、人均GDP、种植结构、产业结构等因子,并对各因子的影响度进行等级划分,建立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模型.运用Arcgis9.2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得到以行政区县为单元的风险分析分布图.结果显示,中西部风险较高,东北和东南两翼风险较低,以便为区域防灾减灾、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References

[1]  唐明,邵东国. 旱灾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J\]. 江淮水利科技,2008(1):7-9.
[2]  史陪军. 三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 自然灾害学报,2002,11(3):1-9.
[3]  王小红,乔云峰,沈容开,等. 灌区干旱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 水科学进展,2004,15(1):77-81.
[4]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重庆统计年鉴:2008\[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  陈浩,李勇. 原冰川消融:青藏高原周缘特大地震的诱发因素\[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5):666-670.
[6]  王智慧,张朝晖. 岩溶溪流原生动物群落生态初步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98-96.
[7]  廖杰,汪嘉杨,丁晶. 川生主要河流水质评价\[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518-521.
[8]  高庆华,马宗晋. 自然灾害评估\[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34-52.
[9]  海香,李强,任明明,等. 2006年重庆特大旱灾及其原因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2):85-90.
[10]  万君,周月华,王迎迎,等. 基于GIS的湖北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 暴雨灾害,2007,26(4):328-333.
[11]  Sastri A. Agricultural drought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alleviate impacts, examples from the arid and subhumid regions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C\]//Wilhite D A. Drought Assessment,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2:31-48.
[12]  黄崇福.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6.
[13]  李世奎,霍治国,王素艳,等.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模型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04,13(1):77-87.
[14]  曾丽霞,裴娟,刘浩,等. 四川丘陵区不同类型边坡土壤的团聚体差异性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3):361-364.
[15]  刘仙,蒋勇军,况明生.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土保持与生态文明研究新进展\[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3):396-39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