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华西医学  2012 

末梢灌注指数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诊断中的价值

, PP. 670-672

Keywords: 末梢灌注指数,断指再植,血管危象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 探讨末梢灌注指数(TPI)在断指再植术后对血管危象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2011年10月31例36个再植指运用AgilentV24C监护仪血氧饱和度探头进行持续TPI监测,同时观察记录术后再植指皮温、色泽、肿胀程度及毛细血管搏动情况,将发生血管危象的再植指分为危象组(n=4),将未发生血管危象的再植指分为对照组(n=32),分析发生危象前12h至危象发生时的TPI,每2小时为一时间段,共7个时相,分别记为T1~T7。结果 对照组各时间点TPI无明显变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象组从T4开始,TPI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PI在T1、T2、T3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4开始,危象组TPI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I监测能够无创、实时、灵敏地反映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血供情况,可早于临床症状以前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作出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References

[1]  [ 6 ] 赵宇, 于菲菲, 于雪峰. 夜间易发生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探讨及其处理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26): 158-159.
[2]  [ 7 ] 刘晓芳. 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5, 28(3): 274.
[3]  [ 8 ] 叶冬梅.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和预防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8): 1884-1885.
[4]  [ 9 ] 何旭, 侯书健, 赵靖, 等.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多因素分析[J].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7, 23(1): 38-40.
[5]   Lee BI, Chung HY, Kim WK, et al. The effects of the number and ratio of repaired arteries and veins on the survival rate in digital replantation[J]. Ann Plast Surg, 2000, 44(3): 288-294.
[6]   李淑琴, 罗宝蓉, 王保国. 末梢灌注指数与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儿茶酚胺的相关性[J]. 中华医学杂志, 2008, 88(17): 1117-1180.
[7]  [ 1 ] 孟宪玲, 苗凤珍, 李丽, 等. 断指再植术后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早期发现血管危象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06, 28(8): 2007-2009.
[8]  [ 2 ] 吕青, 王迎丽.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用于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的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1996, 31(1): 15-16.
[9]  [ 3 ] 任秋生, 严国章, 裴圣林, 等. 末梢灌注指数在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 2008(2): 12-13.
[10]  [ 4 ] Shimoda O, Ikuta Y, Sakamoto M, et al. Skin vasomotor reflex predicts circulatory responses to laryngoscopy and intubation[J]. Anesthesiology, 1998, 88(2): 297-304.
[11]  [ 5 ] 陈灵, 李明凤. 手指离断伤的急诊处置及护理[J]. 华西医学, 2008, 23(3): 621.
[12]   邱朝阳. 应用近红外光技术监测再植手指血液灌注情况[J]. 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7): 67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