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回顾与分析
, PP. 332-334
Keywords: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回顾 ,分析
Abstract:
目的 探讨和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诊治特点及其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46例确诊为SSS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结果 该病发病人群以1~6岁健康婴幼儿居多(71.1%),感染为主要发病诱因,早期出现眼周红斑、口周红斑伴放射状裂纹,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治疗上应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疗效显著。结论 SSSS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目前诊断主要依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感染病灶细菌培养等。治疗以早期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一般5~7d好转,10d左右痊愈,长期并发症少见,联用丙种球蛋白能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并不能有效缩短病程。
References
[1] [ 1 ] James WD, Berger TG, Elston DM. 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M].徐世正,主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263.
[2] [ 2 ] 韦无边.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49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3): 676-677.
[3] [ 3 ] 刘启文, 李建红, 刘建中, 等.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52例临床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 24(5): 349-350.
[4] [ 4 ] Mockenhaupt M, Idzko M, Grosber M, et a1. Epidemiology of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in Germany[J]. J Invest Dermatol, 2005, 124(4): 700-703.
[5] [ 5 ] Kang JD, Park SD. Reclassification of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by clinical analysis of 25 case[J]. Korean J Dermatol, 2004, 42(4): 398-405.
[6] [ 6 ] 刘志芳.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80例临床分析[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 30(3): 199-200.
[7] [ 7 ] 王荣, 吴秀芳, 左艳芳, 等. 儿童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9,16(1): 69-70.
[8] [ 8 ] 张文勇, 王晓刚, 唐雪梅. 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疗效探讨[J]. 儿科药学杂志, 2008, 14(1): 26-27.
[9] [ 9 ] 韩凤翔, 王振秋, 赵占芹.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葡萄球性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39(7): 421.
[10] 文飞清, 侯凌杰.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2010, 30(2): 138-139.
[11] 李慧竹, 林建军, 吴静. 甲基强的松龙针佐治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疗效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 2007, 9(10): 1369.
[12] 陈湘湘, 杜立中.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体液免疫状态及治疗[J]. 临床儿科杂志, 2007, 25(10): 839-84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