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地质 2007
甘肃礼县杜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PP. 75-84 Abstract: 杜沟金矿床位于秦岭华力西褶皱带北亚带西段,赋存于中川岩体外接触带的李坝群中,受岩体和断裂双重控制.矿床自然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床规模已达大型.笔者从赋矿地层,控矿构造,脉岩与成矿关系、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方面阐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并通过对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的研究,阐明了杜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对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硫同位素δ34S变化范围小,均一性强,显示与中川花岗岩体侵入活动有关.氢氧同位素在δD-δ18O图上投落在岩浆水和大气水之间,说明成矿热流体为混合热液.铅同位素研究属铀铅混染形成的异常铅,中川花岗杂岩体为一富铀岩体,说明成矿与中川岩体有一定的成因联系.根据铅同位素、锶同位素测定结果,杜沟金矿的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早期(171.6~173.4Ma)与中川岩体的成矿年龄接近(181.5~219Ma).中泥盆李坝群在其沉积成岩过程中形成金的初始富集.断裂构造控制着金矿的分布与定位,岩浆岩是成矿的重要热动力源,是金矿形成的主导因素,也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沿断裂形成的富含成矿物质的热卤水,最终富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和地下热卤水溶滤复合型金矿床.岩体周围1~5km构造热动力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是最佳的成矿找矿地区.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对甘肃境内礼(县)—岷(县)成矿带上寻找同类型矿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