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地质 2015
西秦岭西段曲如沟花岗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研究Keywords: 西秦岭,花岗闪长岩,后碰撞,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 Abstract: 曲如沟花岗闪长岩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 侵位于中下三叠统隆务河组, 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细粒块状花岗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具有高硅(66.08%~72.22%)、富钠(4.61%~5.01%)、准铝(A/CNK为1.04~1.11)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特征。岩体稀土总量为99.41×10-6~154.85×10-6, LREE=87.33×10-6~143.67×10-6, HREE=11.08×10-6~12.65×10-6, LREE/HREE值为7.23~12.85, 具弱负Eu异常, 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解上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显著亏损的特征。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左端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Th)明显富集, 曲线右端高场强元素(Nb、Ta、P)明显亏损, 具有弧或碰撞型花岗岩微量元素特征。研究岩石成因表明岩石源区为下地壳变基性岩石, 为岩石圈拆沉、幔源基性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变基性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 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该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24.1±2.4) Ma(MSWD=2.4), 形成于晚三叠世。结合区域资料, 认为西秦岭造山带西段于印支晚期(224 Ma)古特提斯洋已经关闭, 进入到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
|